回归自然与俭朴
文/普亲精舍禅修班学员 谢玉娥(传岭)
歌声虽歇犹在尘
学佛前常在思惟,生命究竟有何存在的意义与价值?高中与大学时期,曾经在几次声乐比赛中得奖,加上同学们的鼓励与老师们的期许,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人生最光明与值得追求的梦想。但在学习与演出的过程中,发现自己并非真的快乐,因为自己的快乐──建筑在别人的认同与肯定上;更担心习惯于掌声后,掌声对自己,会不会如同空气对生命般不可或缺;失去掌声,便仿佛失去空气,自己将不再快乐,生命也将失去意义、价值与光泽。再环顾那些优秀的演唱家,当他们遇到技巧与声音上的瓶颈,以及声音与体能上的老化时,是否能够安然接受、坦然面对?几经思惟,一般人追求所谓的绚烂人生与梦想,到最后还是得面对无解的难题。于是,毅然诀别这条自己人生中可能的锦绣前程,选择平凡的随缘度日。
顷刻一声锣鼓歇,不知何处是家乡
抛开梦想、抛开他人的目光,试图享受平凡悠闲的人生。婚后,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家中、放在自己身上,以为只要能让家中所有成员都欢喜快乐,自己便掌握了圆满的人生。直到从小疼爱自己的祖母往生了,才猛然发现,不论自己逃往何处,都得面对生命的难题,因为人的生命不是永恒的,人终究会死亡!此时此刻袭上心头的,不仅仅是失去亲人的感伤,更是对生命无尽的疑惑与恐惧。
海中浮木,黑暗明灯
是诸佛菩萨的慈悲护念、是过去修得的福德因缘,在这无奈与无助的时刻,让我在茫然的人生大海中,看到了一线曙光──佛法。佛法中因缘果报、缘起性空与轮回的道理,不仅让原本对生命本质一无所知的我,不再如此充满迷惑与恐惧,也由于这一线曙光,让自己对未来的人生更具信心与更觉得踏实!
使人愚蔽者,爱与欲也
明朝一位罗状元曾做了首〈醒世诗〉:“急急忙忙苦追求,寒寒暖暖度春秋。朝朝暮暮营家计,昧昧昏昏白了头。是是非非何日了?烦烦恼恼几时休?明明白白一条路,千千万万不肯修。”虽然只是短短的一首诗,却道尽了世间人的无奈、悲哀与迷失。的确,人们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,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人生,终日忙碌,无有休歇。总以为“得到”才是最快乐,总以为“名利”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就,却没觉察到,在我们自以为得到满足、得到快乐的同时,伴随而来的,往往是更多的欲求,与更多的烦恼,而这些无有穷尽的烦恼、欲求,同时也耗尽了我们的生命!
古德有言:“心安茅屋稳,性定菜根香。”仔细检视我们的生命与生活,其实我们真正赖以维生所必须的物质并不多,但我们想拥有的东西却多得数不清:没车子前想要车子;有了车子想房子;有了房子想出国旅游、想创立自己的事业王国、想移民、想
……,无止尽的欲望,为我们带来的只是更多的追逐与忙碌,而这些追逐不已的习气,也只会让我们生生世世轮转不休、求出无期!
一切现成,不假外求
经云:“多欲为苦;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;少欲无为,身心自在。”指出真正的快乐不假外求,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少欲、知足。又云:“众生皆有佛性,众生皆能成佛。”“迷即众生,觉即菩提。”众生之所以烦恼心重,只因迷惑颠倒,不知世间一切事物,都是因缘聚合而生,因缘终散而灭,是幻化无常。若不能放下执着,我们将因拥有而欢喜,也将因失去而烦恼与悲伤。反之,如能放下对世间事物、名利的执着与追求,能够安于本自清净的自性,就会发现“一切现成,不假外求。”
学佛数年,回首学佛前的自己,不知生命的本质,不懂人生的意义,不了解“自心本来清净”的道理;错认妄想执着为自己,沉沦在贪瞋痴的无明深渊中,追求外在的肯定与感官上的享受。而当自己慢慢能舍下外在的攀缘与物质生活的追求,回归到自然与俭朴的生活,回归到平静与安定的心,才发现,原来自己一直都在“舍本逐末”,原来生命是如此的宽广,人生可以如此的自在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