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的眼神、謙謙君子般的丰采是初見中台禪寺副住持見允法師的第一印象,在即之也溫的過程裡,除了個人學佛歷程的開示外,見允法師也提供芸芸眾生常保心中活泉的妙方,讓民眾能在現實紛擾的環境中實現心即淨土的理想。
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緣,讓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畢業、在社會已擔任工程師職務的見允法師會選擇出家學佛的道路,見允法師表示,一切都像是注定好的一樣,有機緣跟隨惟覺老和尚出家,心中的感激無以復加。
回憶起學佛的歷程,見允法師表示,從大學時期他就對佛經典籍相當感興趣,在課餘時,《六祖壇經》、《心經》都是他常接觸的典籍,研究所畢業後擔任工程師,因職務需要常到各地探勘地質,有次在探勘鐵路地質時,看到一隻小狗遭火車輾斃,橫躺在鐵軌旁,當時年輕的他一開始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裡,只是,在每天不斷進出的過程中,看到這隻小狗的身體由柔軟而僵硬、而發脹、而出油最後甚至長出蟲子,讓他對肉身的無常幻化有著相當的體悟,隨後即決定開始吃素,也就是在第一天吃素時,在素食餐廳看到店內關於惟覺老和尚的介紹文宣,才開啟他與中台的因緣。
見允法師表示,當他第一次到萬里靈泉寺時,就有相當熟悉的感覺,好像回到自己的家裡一樣,從此以後每逢假日一有機會他就會到寺裡來,透過不斷從靈泉月刊中汲取佛學知識,並於八十二年十一月護七及八十三年一月到中台參加禪七後,即確定了他出家修行的方向。
見允法師表示,所謂大善知識難求,有機會跟隨惟覺老和尚出家修行,是他生命最重要的轉折點,透過老和尚的身教與應機施教,讓他體會到凡事反求諸己、覺察心性的可貴,對老和尚的慈悲攝受他除了感激外,也相當欽仰敬佩。
也由於個人學佛的歷程中,不斷深入體察自己起心動念的細微感受,見允法師也慈悲地對處於紛擾環境的眾生提供心靈的指南;他表示,一般人之所以會對生活起煩惱或感到苦,主要是來自於是非取捨的觀念太重、難知足、比較的心太強,總認為問題的發生,癥結點不在自己的身上,結果是內心不斷在苦上輪迴、苦上加苦難以自拔。
當然「苦」的形成,在外顯的原因上不見得與自己有直接的相關,然而,在感受到「為什麼別人就不會吃到這種苦」的前提下,最好把即將對外發洩的怨氣往內收攝一下,平心靜氣的讓自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細細回想,問問自己的起心動念所執著的事物究竟是為了別人、還是純粹只是為了自己,需知世間的一切都不離因果的法則,有因必有果,唯有自覺覺他、吃苦了苦才能讓美麗的花朵在生命中綻放。
見允法師表示,吃苦了苦對大眾來說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尤其是在遭受痛苦時不留下疤痕,更是困難,不過,在生活上也有個實作的觀點可以作為眾生切入的面向,那就是念念與人為善。
佛經有云: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。」見允法師也認為,世間的一切都是福慧的合和,任何的事沒有善緣總是較難成功,所謂「給別人苦自己也要苦、給別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」,正是這個道理,前面有提到,人之所以會有煩惱、會有苦,主要就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是非價值太執著,久而久之,自然將別人的想法都排除在外,讓自己的心形成死水一灘,在善因緣進不來的情況下,不僅是苦上加苦,自己在人生的境界裡也難有所成長。
見允法師表示,讓內心常保快樂活泉,讓自己渴的時候能渴、別人渴的時候也能飲,是對治逆境的最佳方法。至於活泉的形成,除了透過多與人為善外,瞭解人生的無常,知足惜福、把握當下,都是法門之一,唯有從自覺作起,不受現象界的浮動所欺,才能化煩惱為菩提,達到心即淨土的境地。
(大成報 89、12、0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