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學院的第一份作業是「慈心觀照」,透過每日的書寫,以真誠的心反省一天的起心動念,有哪些貪心、瞋心、慢心、疑心,進而落實佛法反觀自照,淨化身口意三業。由此練習將過往責怪外境的慣性,改變為向內返照:「只檢討自己,不檢討別人」,學習正視自己的煩惱習氣,並提出改善之道;當自己願意向內返照時,就是突破困境的契機,更能與這念清淨心相應。
恭敬慈悲照自心
古德云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」懂得善用每個因緣反省檢討,從自己的不圓滿處,照見心中的惡念,勇敢面對,不逃避、不覆藏,積極地運用所學佛法,將煩惱習氣個個擊破,即是提升修行的開始。
過去面對他人給與建議時,雖然能和顏悅色地說:「好」、「我知道了!」但實際上卻沒有真正納受於心,乃至容易檢視對方是否也有做到。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常自見己過,與道即相當。」又云: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。若見他人非,自非卻是左,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過。但自卻非心,打除煩惱破。」為了對治自己總認為他非我是的習氣,在日用中依著中台四箴行——對上以敬,對下以慈,對人以和,對事以真,提起覺照之心,從向外看他人的缺失,轉而向內看自己的不足之處。
以恭敬心見賢思齊,學習他人的美德,以其善行作為自己的榜樣;見不賢而內自省,從他人的不善之處,自我警惕,反省是否有不符合規矩、戒法的行為,並予以改正,以此降伏我慢。
進而,面對他人的指導與評論時,不因對方的言語、口氣、表情而心生煩惱,應該反省自己做不圓滿的部分,以慈悲心學習不遷怒——不抱怨、不責怪外境;以慈悲心學習不貳過——不再犯相同的錯誤,並積極尋找解決方案,化除瞋惱之心。
和合真誠護自他
再者,面對衝突、磨擦時,練習以和合心對人、對事,不憑自己的想像妄加臆測,學習傾聽他人想法,不預設立場,而是以客觀的角度,先讚歎、肯定對方,以此轉化對立之心。
更進一步,以真誠心學習君子坦蕩蕩的心量——有了過失,練習從認錯開始,先承認「我錯了!」真誠發露、懺悔不足之處,直下承擔,絕對不找藉口、不推諉敷衍,以開闊的心胸接納自己的不足,進而坦蕩蕩地面對他人。
孔子云:「丘也幸,苟有過,人必知之。」孔子面對自己的過失時,以「我很幸運」的態度來看待,心地光明,不怕別人知道,而是感謝對方指出他的錯誤。於每個境界中學習孔子樂聞己過,告訴自己:「太好了!正是淨化身口意三業的契機。」從不清淨的念頭、不圓滿處改變、提升自己,時時保持自心的清淨與光明。
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曾開示:「修行要時時刻刻檢討反省自己,不怕現在起了惡念,只怕沒有覺察、覺照的心;覺察到起了惡念,馬上把它化掉,這就是修行。」以此惕勵自己,修行就是在每個起心動念處,返照自心,以敬、慈、和、真四面鏡子,照破心中的惡念,回復清淨自性。
摘自《中台山月刊272期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