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人常為了「資源有限,欲望無窮」而煩惱,因貪婪而永無止盡地你爭我奪;無限膨脹的欲望亦為國家、社會帶來難題。再精妙的政策或經濟學理論,僅能令社會達到暫時的平衡,卻無法化解人們溺於物欲中的空虛與不安。而佛法中的布施法門,則提供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解答。「捨」不僅能消除貪欲所帶來的種種沉重負擔,更能將有限的資源化為無限的功德法財。
常懷布施心 法界遍光明
菩薩為了自利利他而修布施,布施能除慳貪、得富貴,為六度萬行之首,亦是脫解三空、直契菩提的大道。在《華嚴經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,記載著寶髻長者善修布施波羅蜜之事蹟。長者帶著善財童子參觀其十層大宅,宅舍清淨光明、廣博莊嚴,在下四層施予食衣住行等物資,於上六層筵請諸佛菩薩開演種種微妙法門,令與會大眾皆得身心富足,悉能聽聞正法。
善財歎言:「以何因緣致此清淨眾會?種何善根獲如是報?」長者回答,因為過去劫曾奏樂、燒香供養如來,並發願自己及眾生皆能永離一切貧窮困苦、常見諸佛及善知識、恆聞正法,所以感得現在殊勝的果報。由此可見,雖僅供養一丸香,只要發心廣大,即能感得不可思議的功德果報。
開山祖師曾開示:「最珍貴的供養來自於布施者至誠、清淨的布施,以恭敬心、虔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布施供養,功德最為殊勝。」因此布施時的發心至關重要。我們常在道場中聽到:「可以發心幫忙嗎?」幫忙即布施,但「發心」是什麼意思呢?發心乃「發菩提心」,菩提即覺,意即藉由布施來自利利他,亦是自覺覺他。故在身行布施的同時,心也要覺察、覺照、覺悟,透過觀心返照來除去慳貪,令覺性得以彰顯,使法界遍滿光明,可見自覺覺他方是最究竟的自利利他。
有次出坡時,因為沒有準備好足夠的物料,使得行程延宕而感到自責。但反省出坡的因心應是歡喜布施,故從「在意自己沒有做好」轉念成「希望圓滿大眾的事情」,懊悔的情緒頓時減輕很多,也更能接納現況並積極處理問題,體會到能夠放下我執,才能真正圓滿布施。
觀三諦之理 契無上菩提
《金剛經》云:「莊嚴佛土者,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」出坡不僅是莊嚴外在的佛土,若能觀照三諦之理、契悟無住心,更是在莊嚴自心佛土,使身心皆得安樂。俗諦是善用因緣,好比事前做好規畫,並保持調整的彈性;真諦是不住因緣,觀施者、受者、所施之物乃三輪體空,以「功德歸三寶,好事給他人,壞事自己檢討反省」來破除「我要贏得別人稱讚」的貪著;中諦則要銷歸自性,「不離自性,即是福田」,不住空有兩邊,藉由種種事相的磨鍊來安住當下這念心。
世間萬法息息相關,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於這個巨大的因緣網。今天小小的一個善行,可能是未來幫助自己的契機,善修布施即能超越自私自利的法界,提升到自利利他的菩薩法界。初初布施時,可能會疑惑什麼都捨了,那自己留下什麼?然布施貴在無求,並非以財物換取福報,而是藉此因緣發起一念清淨的菩提心,奠定成就無上菩提的契機。正如供養香花時手裡留芳,若能發歡喜心以財物、心力來利益他人,必定能體會到「捨」除煩惱的喜悅與清淨。
摘自《中台山月刊284期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