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就是要歷經一番費勁地錘鍊,在過程中提升自己也護念他人,最終回歸清淨明了、純一的本心本性。而修行就是「學」,是一步一步向佛學習的過程。學習佛清淨的身口意三業,努力磨去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等種種煩惱,使本具清淨自性現前,進而自利利人,覆護眾生。
向佛學習善調御
自己很有福報,出家後的第一個執事就是「學僧」,不但能專心學習,還可以依著善知識的引導在教理上薰習,每日都以「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」的態度,面對全新的學習、不同的挑戰。從吃飯、穿衣、掃地、走路⋯⋯食衣住行的日常,到秉持中台四箴行——敬慈和真來待人處事,以及落實三環一體——福德、教理、禪定,有熟悉、有生疏,都在重新、也從「心」學習著。
雖然有不同的體悟和收穫,卻一直跳脫不了慣性的學習模式,在其中因為時間、體力、能力的不足而感到憂愁不安,因為結果不如預期而患得患失。自問「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」的是什麼?明明是在向佛學習,怎麼沒有同佛一般的清淨法喜?
過去在佛陀時代,有一位好學不倦的梵志青年,他天資聰穎,不論學什麼,只要看過就能學會。憑恃此一天賦,發誓要學遍天下所有技藝,於是遊學訪師,人間之事無不精通,但卻心生驕慢,認為無人能勝過他。於是青年便開始遊歷諸國,想找人較量,一方面再學習更多未涉獵的技藝。青年的技藝果然達到舉世無雙,但他也益發傲慢貢高。
佛陀見度化青年的因緣成熟,便化現成一位沙門,拄杖持缽來到青年面前。天賦異稟的青年雖見多識廣,卻從未見過如此具足威儀之人,便好奇地上前詢問。沙門告訴他:「吾乃調身人也。」青年疑惑:「何謂調身?」沙門便依青年所學而說一偈:「弓匠調角,水人調船,巧匠調木,智者調身。譬如厚石,風不能移,智者意重,毀譽不傾。譬如深淵,澄靜清明,慧人聞道,心淨廓然。」言畢,踊升虛空,還現佛身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。佛陀對青年說:「我能有如此神通妙用,都是因為調身之力。」青年佩服得五體投地,佛即為其開示五戒、十善、四無量心、六波羅蜜等調身之法,並提示世間技藝皆為綺飾華譽之事,若蕩身縱意其中,終究無法脫離生死輪迴。青年聞之心開意解,遂隨佛出家修行,佛陀又為其開示四聖諦及八解脫之道,青年當下即證得阿羅漢果。
常隨佛學至覺滿
這個公案讓我體悟到,原來一切學習皆不離依循佛法真理來調御身心,在不斷增益世間、出世間度眾資糧的同時,還要不忘反觀自照。經常檢視自己在學習過程中,是否不起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?是否常保和善歡喜,以柔軟語、愛語與他人互動?是否以佛行為己行,不違戒律,光明坦蕩?
孟子云: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」將向外馳散的心收回來,就會發現:聽聞經教時,更能保持敬慎與專注,也和教理內容更為相應;練習梵唄和施食時,更能生起一分為眾生與樂拔苦之心;面對課業時,更能如實思惟教理,並以歡喜感恩之心完成每份作業。同樣的學習,若能時時刻刻回歸真誠無妄的清淨自性,定能開展出更寬廣無礙的可能。
「學」,因為見自本心而成「覺」。日日學,日日覺,縱然過程必須經歷千錘百鍊,但乘著常隨佛學的願行,從初發心精進不退,為積累覆護一切眾生的資糧而廣學多聞,最終銷歸自性,有朝一日,必能成就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的無上佛果。
摘自《中台山月刊271期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