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御自心 从学入觉


文/星霁法师


  学习就是要历经一番费劲地锤炼,在过程中提升自己也护念他人,最终回归清净明了、纯一的本心本性。而修行就是「学」,是一步一步向佛学习的过程。学习佛清净的身口意三业,努力磨去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等种种烦恼,使本具清净自性现前,进而自利利人,覆护众生。

向佛学习善调御

  自己很有福报,出家后的第一个执事就是「学僧」,不但能专心学习,还可以依着善知识的引导在教理上熏习,每日都以「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」的态度,面对全新的学习、不同的挑战。从吃饭、穿衣、扫地、走路⋯⋯食衣住行的日常,到秉持中台四箴行——敬慈和真来待人处事,以及落实三环一体——福德、教理、禅定,有熟悉、有生疏,都在重新、也从「心」学习着。

  虽然有不同的体悟和收获,却一直跳脱不了惯性的学习模式,在其中因为时间、体力、能力的不足而感到忧愁不安,因为结果不如预期而患得患失。自问「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」的是什么?明明是在向佛学习,怎么没有同佛一般的清净法喜?

  过去在佛陀时代,有一位好学不倦的梵志青年,他天资聪颖,不论学什么,只要看过就能学会。凭恃此一天赋,发誓要学遍天下所有技艺,于是游学访师,人间之事无不精通,但却心生骄慢,认为无人能胜过他。于是青年便开始游历诸国,想找人较量,一方面再学习更多未涉猎的技艺。青年的技艺果然达到举世无双,但他也益发傲慢贡高。

  佛陀见度化青年的因缘成熟,便化现成一位沙门,拄杖持钵来到青年面前。天赋异禀的青年虽见多识广,却从未见过如此具足威仪之人,便好奇地上前询问。沙门告诉他:「吾乃调身人也。」青年疑惑:「何谓调身?」沙门便依青年所学而说一偈:「弓匠调角,水人调船,巧匠调木,智者调身。譬如厚石,风不能移,智者意重,毁誉不倾。譬如深渊,澄静清明,慧人闻道,心净廓然。」言毕,踊升虚空,还现佛身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。佛陀对青年说:「我能有如此神通妙用,都是因为调身之力。」青年佩服得五体投地,佛即为其开示五戒、十善、四无量心、六波罗蜜等调身之法,并提示世间技艺皆为绮饰华誉之事,若荡身纵意其中,终究无法脱离生死轮回。青年闻之心开意解,遂随佛出家修行,佛陀又为其开示四圣谛及八解脱之道,青年当下即证得阿罗汉果。

常随佛学至觉满

  这个公案让我体悟到,原来一切学习皆不离依循佛法真理来调御身心,在不断增益世间、出世间度众资粮的同时,还要不忘反观自照。经常检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,是否不起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?是否常保和善欢喜,以柔软语、爱语与他人互动?是否以佛行为己行,不违戒律,光明坦荡?

  孟子云: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」将向外驰散的心收回来,就会发现:听闻经教时,更能保持敬慎与专注,也和教理内容更为相应;练习梵呗和施食时,更能生起一分为众生与乐拔苦之心;面对课业时,更能如实思惟教理,并以欢喜感恩之心完成每份作业。同样的学习,若能时时刻刻回归真诚无妄的清净自性,定能开展出更宽广无碍的可能。

  「学」,因为见自本心而成「觉」。日日学,日日觉,纵然过程必须经历千锤百炼,但乘着常随佛学的愿行,从初发心精进不退,为积累覆护一切众生的资粮而广学多闻,最终销归自性,有朝一日,必能成就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的无上佛果。

摘自《中台山月刊271期》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