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,自己只會死讀書,十指不沾水、百事不干懷,從未煮過一頓飯,也不會騎車、開車,總認為:「這些我又用不到,為什麼要學?」出國留學後才發現,不會煮飯,只能餐餐外食;不會開車,寸步難行;只了解自己的專業,和人寒暄都找不到話題,才明白每件事都要學習。學習不能設限,活到老,學到老;學到老,才能活得好。
學無不遍 圓滿福慧
學佛後,更體會到學習不只是為了利益自己,更為了饒益眾生;不只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資源,擁有更好的生活,更是學習菩薩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」的大悲願行,拓展心量,以利他為先。心繫眾生,為眾生故,發四弘誓願,學法門,度眾生,斷煩惱,成佛道。眾生無有窮盡,菩薩的學習亦無有窮盡。遍學一切法門,才能廣度一切眾生。
開山祖師曾開示:「精進用功,多增長一些智慧,這樣就是代眾生受苦……受苦做這些事情,不是為自己,這即是代眾生受苦。」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,遍斷眾惡,廣修諸善,是菩薩發心,願代眾生受無量苦,令諸眾生畢竟大樂。期許自己圓滿六度萬行,智慧、福德、禪定皆得成就,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共證菩提。
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,學習戒定慧、六波羅蜜,為眾生與樂拔苦的同時,自己也能廣積福德資糧,清淨身口意三業,消除習氣煩惱:以布施對治慳貪,消除貧窮;以持戒對治毀犯,止惡生善;以忍辱對治瞋恚,安住實相;以精進對治懈怠,速登覺地;以禪定對治散亂,明心見性;以般若智慧為前導,對治愚癡,契悟菩提。由此在利他中完成自利,終能福慧圓滿,成就佛道。
百千法門 同歸方寸
自己初初學佛時,不懂得菩薩的意義,也曾起過煩惱。記得第一次當義工,被分派到機動組,要到各處去支援,跑來跑去,掃架房、倒垃圾、打便當……什麼都要做,覺得自己好像都在打雜。直到聽聞菩薩的意義後,才驚覺,機動組是哪裡有需要,就去哪裡支援,不正如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嗎?無論在哪一組、做任何事,不都是在學習成就菩薩的千手千眼嗎?
原來,是自己對外相的執著,障礙了自己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。」古德亦云:「實際理地不受一塵,佛事門中不捨一法。」一切世間、出世間無量法門,都是菩薩學處。菩薩為利益眾生,什麼都要學,學什麼都是修行。子曰:「君子不器。」有才德之人,體無不具,故用無不周,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;不像器具有形有相,只限一種用途。若執著外相,就有所限制、障礙。行菩薩道就是要學習破除執著,放下身段,不分別、不揀擇、不計較,法門無量誓願學,學無不遍,用無不周,修一切善,斷一切惡,度一切眾生,無有執著,通達無礙。
出家後更期許自己,三千威儀、八萬細行、四無量心、六波羅蜜、戒定慧三學、聞思修三慧……無量法門都要學,才能成就菩薩的千手眼,自覺化他,圓滿一乘任運、萬德莊嚴的佛果。
四祖道信禪師云:「夫百千法門,同歸方寸;河沙妙德,總在心源。」廣學一切法門,更要明白心是根本,要安住大乘心,善開方便門。心上用功,依心起修,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。老子亦云: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,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,無為而無不為。」菩薩廣學多聞,福慧雙修,以千手千眼利益一切,最終銷歸自性,安住實相,學而無學。從有念到無念,有為到無為,無為而無所不為!
摘自《中台山月刊271期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