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敬谦和 善缘自来


文/见忏法师


  世间人欲成就学业、技能、事业,乃至建功立德,要能忍辱,诚如儒家所言: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」修行人想要修正自己的身、口、意,净化三业,更要修忍辱。忍辱是改变、改善命运,乃至成道最关键的第一步;不忍,则念头一动,随即牵引身口造业,始终在固有的习气中轮回,不能出离苦恼。

落实忍辱 自行化他

  所谓忍,即能忍这念心;辱者,是所面对的种种顺逆境界。一般人对逆境易起瞋心,遇顺境则易生贪心,不论瞋心或贪心,只要念头一动,本具的清净心、智慧心就隐没了;若不知觉察、觉照,任由瞋心、贪心念念相续,心就迷糊了。如同世尊在《楞严经》中所示:「取彼土尘,投于净水,土失留碍,水亡清洁,容貌汩然,名之为浊。」如何回复清净?「止」,止心不动,如同一杯浑水持续一段时间不动,沙土沉淀,水自能回复清净。这念心亦如是,若不忍,随着习气,六根攀缘六尘,始终杳杳不知归。这样想要改过迁善,出离苦恼轮回,遥遥无期,故古人云:「必有忍,其乃有济。」

  所以一定要禅修,一方面借由听经闻法,端正知见,并用功静坐,修止观、习禅定。二方面要痛念无始以来的妄想习气深重,导致今日身心颠倒、苦恼无量,故现在要反省、检讨、修正;苦恼是自己过去无知造作来的,现在既然得遇善知识启发、得遇正法,有机会改正,若不及时把握,凡夫心力羸弱愚迷,错过现在,往后恐难遇良善因缘而得觉悟。三方面要勉强自己在日常待人接物上落实忍辱,修正自己的无明烦恼、习气,则忍能生力用、能生智慧,既能自行亦能化他。

  自从听了开山祖师明示:「修行就是一个忍字。」即把此事放在心上,于发心执事的过程中,若觉得疲累不堪时,便告诉自己:无始以来,就是执着这四大五蕴是我、是真实,愚迷颠倒,造作无量罪障,若以此妄念为真,我乃非随佛出家的弟子啊!因此,再怎么累也要把事做完、把经诵完、把那一支香坐完。

忍可于心 障消理明

  记得有一年,发心拜万佛,却拜到全身酸痛、疲累至极,尤其背上有一个痛点使呼吸不顺,觉得应该无法再继续拜下去了,应该休息了……此时,「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……」,世尊的法语自心中生起,于是决定用力把自己撑起来再拜,就在撑起来站定的刹那,背上那个痛点烟消云散,杳无踪迹。自此以后,信一切不如意事,都该依佛法所说、依师长所教示,反省检讨、惭愧忏悔自己的颠倒妄想;所求若未遂愿,一定是自己业障未消、福慧不足,唯有继续努力而已。

  虽然人人本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吾辈长劫以来,因不觉,积习深重苦恼无量,现今既值遇大善知识启发、教化、护念,再不痛念昔非,忍住出流这一念,何时能停息苦轮?自己从事上一念忍,一路以忍为用功法门,念头动了就收回来,终至障消理明,让自己产生了深切的信心,并将这个体悟用在每个地方。

  曾有一位居士说:「师父,我发现法师们都很和合,实在非常赞叹惟觉安公老和尚的教化。」这位居士也因此成为精舍的护法,劝发亲朋好友来学佛。人与人相处一定会互相熏习,所以家庭中、团体中,只要有一个人肯学佛、发愿如法修忍辱,这个家庭、这个团队一定能渐渐地成为佛国净土。

摘自《中台山月刊246期》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