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多年前讀佛學院時,假日福慧出坡,常有因緣到知客室接電話、帶團巡禮。來山巡禮的遊客很多,沒有學佛的遊客,每次經過知客室大門,看到開山祖師所題的中台四箴行:「對上以敬,對下以慈,對人以和,對事以真」,總是讚不絕口,直誇寫得太有道理了,如獲至寶。為什麼沒學佛的遊客能夠深刻感受到四箴行的殊勝?那是因為開山祖師用淺顯易懂的十六個字,把為人處事的準則,涵括得非常完整透徹。
人格的養成,展現在一個人的待人接物、應對進退,進而影響家庭、工作、人際關係,乃至社會國家。如同《大學》所云:「一家仁,一國興仁;一家讓,一國興讓;一人貪戾,一國作亂,其機如此,此謂一言僨事,一人定國。」由此可見人格養成的重要。而四箴行,正是成就人格、修身正心最好的準則。
以「對上以敬」為例,「上」指輩分、社會地位、學識涵養乃至修行工夫,比我們優越者。世間法中,包括父母、師長、社會賢達、上司、政府官員等,都屬於「上」;出世法中則指佛、法、僧三寶,能引領眾生出離生死苦海、趣向菩提,所以更值得大眾尊敬。孟子曰:「愛人者人恆愛之,敬人者人恆敬之。」人與人之間若能彼此互敬互重,這個社會就能真正成為禮儀之邦,人間淨土。
以修行而言,於日用中待人處事,皆應常存恭敬之心。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若修功德之人,心即不輕,常行普敬。心常輕人,吾我不斷,即自無功;自性虛妄不實,即自無德。」如果日用當中,沒辦法做到恭敬,其背後必定隱藏著傲慢之心;如果看到別人有了過失,便心生譏嫌,沒辦法從心當中真正生起恭敬之心,那就表示自己並沒有真正了解、契悟人人本具的佛性,又把外在一切假有的現象當真,陷入虛妄的假相中分別取捨,令自己喪失了做人處事應有的禮貌,而自損德性。是故應當以恭敬之心對待每一個人,開山祖師開示:「有一分恭敬心,便能消一分業障,增長一分福德智慧。」有了恭敬心,便能消除自己的傲慢之心,不僅能與人廣結善緣,亦能增長福慧。
《法華經》中記載,過去威音王佛像法之時,有一位常不輕比丘,逢人即恭敬頂禮,並讚歎:「我不敢輕於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。」縱使因此而被惡口罵詈打擲,亦未曾改變初衷,依然恭敬禮拜每個人。我們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,面對眾生毀謗、辱罵、輕蔑等種種挫折境界時,如果能夠始終保持恭敬謙卑之心,視對方如佛菩薩想,感恩對方幫助自己成就道業,用恭敬感恩的心,調伏自己不圓滿之處,則道業定能增進。
過去自己在精舍發心過程中,遇到順境時,不自覺生起我慢之心,自以為是,不能真正了達一件事情的成就,是眾緣和合而成,於是與人相處共事時,便有諸多障礙。由是反省,如果能夠好事歸他人、壞事自己承擔,內心謙下,擴展心量,則法界和合,不僅能消除我慢之心,亦令自他皆得歡喜,善緣福報自然能夠成就。
若能把恭敬之心,端存心中,尊重一切眾生的佛性,則對下一定也能慈悲,對人必定和合無諍,做起事來一定認真到位,因為萬法唯心;當覺性提起,時時刻刻心中都能清楚明白、不打妄想,便能知道在當下的時節因緣該怎麼去做。所謂人圓佛即成,依敬慈和真而行,始終堅住正念,隨順覺性,則人格日臻圓滿,道業必能成就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