烦恼如幻


文/见投法师

  身处信息爆炸、日新月异的世代,每一天、每一个人,都必须面对为数庞大且繁杂琐碎的讯息刺激,我们的心,往往也随之波荡、起伏,乃至无所适从。情绪回荡在个人或人群间,每时每刻、每分每秒,未有停息之时,像失去平衡的天秤,总在喜怒哀乐、爱憎、愁忧等情绪中摆荡不休、不得自在。对面情绪,我们若不懂得管理、调整,甚或掌控自心,便无法平心静气、客观且理性地,看待生命中一切人事物,想当然尔,生活必定充满挫折、误解、对立与冲突。小至人际争执、家庭不睦,大至社会动荡、国际战争,皆源于种种纷扰不休、失去管控而爆发的情绪。

  《圆觉经》云,众生「妄认四大为自身相,六尘缘影为自心相。」因为有「自我」的概念,而发展出「我所」的想法,继而因「我所」之得与失而产生快乐、悲伤、欣喜、沮丧等种种情绪。这种以「自我」为中心的思想观念,致使人们错误且盲目地以为,必须顺从、满足这欲望无穷的「自我」,才是快乐、有意义的人生;一旦身心需求没办法得到满足,便会产生情绪和矛盾。但当欲望获得满足后,又会产生其他新的欲求,就像永远无法填满的空洞,始终恶性循环。

  《中庸》提到:「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」在种种情绪爆发、显露之前,这没有情绪、没有波澜的「中」,即是人人本具之真心。《六祖坛经》如此描述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;何期自性本不生灭;何期自性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本无动摇;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。」楞严会上,佛陀更进一步提示大众:「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,唯心所现。汝身汝心,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。」众生之妙明真心,彷若技艺超群之工画师,巧手挥毫,便画现山河大地、众生身心乃至世间万物。既然世间万法之与身心,皆唯心所现,何来一个真实的「自我」?「我」既都无,则构建于上之念头、情绪亦只是梦幻泡影。

  虽然如幻,倘若任其造作,不单是吾人所知的七情六欲,更是众生流转三界之根本;如小水滴,能漾起水面层层接连外扩的涟漪。所幸,听闻佛法,了达三界唯心、万法为识,若能依此细思微观、起而行之,时刻收摄身心、触物起照,将千思万绪销归妙明真心,最终必能契悟诸法真义,不再为虚妄色心诸法所惑。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