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次出坡擦玻璃時,不管怎麼擦拭,玻璃看起來就是霧霧的,彷彿蒙上一層灰,忍不住抱怨:「這片玻璃怎麼這麼髒!」待欲擦拭臉上汗水,取下眼鏡時,發現眼鏡鏡片上布滿細細的粉塵,想起應是剛才用毛刷大力撢紗窗時,紗窗上的灰塵飄落在眼鏡片上所致。清洗好眼鏡重新戴起,這時再看玻璃,玻璃是乾淨的!當下恍然有悟,原來不是玻璃髒,是眼鏡的鏡片蒙塵了。
反省生活中,造成類似誤解或錯誤判斷的事件層出不窮,而每當遇到不如己意的境界,就下意識地認為「都是某某人的錯!」「都是境界的問題!」接著就想要改變他人來配合自己的想法、作法;改變不了,就起瞋惱或選擇逃境安心。如此一來,總在相似的境界中重蹈覆轍、輪迴受苦。
仔細觀察,發現會讓自己起煩惱的境界,若換作是其他人,則不一定會因此起煩惱;自己覺得某人如何、某事如何,但並不是每人都有同樣的感受。透過佛法的薰修,覺察到往昔一遇到不如意境界,便歸咎外境的慣性思惟,是認妄為真,誤認萬法為實有的妄執,且不知反躬自省,徒然增長一己的貪、瞋、癡煩惱;再者,境界是因緣和合所生,緣聚則有,緣散則無,並非永恆存在,對境界取相、加以評判,是不明白因緣法。
孟子云:「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諸己。」古之君子,強調內省的工夫,遭逢不如意境,不是心生委屈或怨天尤人,而是先反省自己。澫益大師云:「自反有愧,無怨於他人。自反無愆,更何嫌眾口。」自問:出家修行不就是要離苦得樂,為何背道而馳?不是發願要修菩薩行,自利利他,為何處處與眾生計較?以佛法的知見檢視自心、返照內省,幫助自己找到問題的根源,生起慚愧、懺悔心,下定決心要落實覺察、覺照,捨妄歸真,轉識成智,以正確的知見立身處世。
為自己訂立了兩個努力的方向:首先,遇到境界,起智慧觀照「一切諸法,唯依妄念而有差別;若離妄念,則無一切境界之相。」了知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保持能知這念心如明鏡當臺,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,如如不動,自然萬法無咎,能以平靜之心面對每個境界。再者,時時檢視身口意,是否恆思利他?所言所行是否饒益一切眾生?遇到不如意境,婉轉歸咎己身,依此落實,則心更加踏實。
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曾教導:「修行沒有別的,就是要改除自己的習氣,若將所有的習氣、煩惱都漏盡。」發願要回歸修行的初發心,在覺性下工夫,以佛法的知見落實覺察、覺照與轉念,透過反躬內省,回復心的清淨,作心的主人,並以清淨、無所求心,修菩薩行,饒益有情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