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事事讲求效率,无论工作、休闲娱乐,都要求「快」、「好」。现代人在紧张匆忙的生活节奏中,在职场上、在家中、在朋友圈等各种场域中,尽力扮演好不同的角色,也承受着不同的期望与压力。
在这样繁忙、高压的生活中,人们渴望身心的压力能得到纾解,愈来愈多人想要追求「简单的生活」。儒家有所谓「止、定、静、安、虑、得」,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达到心静、心定。佛法中有「止观」法门,是教我们如何放下外在纷扰,止息妄念,转化烦恼的妙方。
当生活中遇到不顺遂的境界时,该如何保持心的平静?遇到不如意事,一般人多是用生气、抱怨等负面方式来回应,如此不但无法解决问题,反而使问题变得更棘手。《六祖坛经》云:「于世间善恶好丑,乃至冤之与亲,言语触刺欺争之时,并将为空,不思酬害。」放下情绪化的处理方式,试着用客观的角度看待、分析事情,不执着利害得失,不心存不甘,不纠结于人我是非……则无论外在人事物如何,依然能保有一种淡然、平常的心怀。
现今科技发达,一部手机便可满足工作、娱乐、交友等事,使得人们不论在通勤、用餐,乃至回到家中,都不愿放下手机,不仅许多宝贵的时光在滑手机中虚掷了,且易心不在焉,对很多事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无法聚焦在应该专注的人事物上。昔日,六祖大师为惠明法师开示前,要其:「屏息诸缘,勿生一念。」将心静下后,惠明法师于听闻开示的当下豁然有悟。收摄身心,放下对外境的执取,有助于达到心静、心定。我们亦可自省在面对事情时,是否已静下心来谨慎思考;在听经闻法时,是否静心谛闻领受。
心若随外境浮动,只会在财色名食睡中不断打转,陷入烦恼的漩涡中。《佛遗教经》云:「若摄心者,心则在定。心在定故,能知世间生灭法相。」清明的智慧来自定、静的心。若能将躁动不安的心歇下,在每一个当下,能够清楚明白作主,不随境转,则当境界现前时,便能看清其生灭的本质,而能淡然面对,从境界的困苦中超脱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