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貴光明的人生是人人所企求,但何謂真富貴呢?是賺取最多的金錢?是追求最高的地位?抑或是滿足最多的欲望?古往今來,太多的經驗讓我們知道,欲望深似海,人們想要的沒有最多,只有更多,永遠追求不完,就算追求到了,就真的會快樂嗎?多半未必,得到的可能反而是內心的貧乏與痛苦。
欲望是苦惱的來源之一。歷史上,為滿足欲望,用盡心思、機關算盡,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,而致身敗名裂之例不少。如西晉的石崇,以奢靡誇人,最終因財色而遭害,臨死前猶歎曰:「奴輩利吾家財。」當押送者問:「知財致害,何不早散之﹖」,石崇「不能答」。財富與地位仍是石崇最為看重而難以割捨的,死前仍無法醒悟。
佛經中記載一公案:昔日佛陀與阿難同行,見路旁有一坑,兩人看了一眼,皆言:「毒蛇」,便繼續前行。一旁的農夫聽聞此,便好奇上前一看,只見滿坑的金銀,興奮地說道:「出家人所說的毒蛇,原來是可以讓我享用不盡的黃金。」便將黃金據為己有。農夫致富的消息很快傳到國王的耳中。國王懷疑農夫不法謀財,才會一夕致富,便將他逮捕入獄。此時,農夫後悔地表示:「之前聽佛陀與阿難尊者說有毒蛇,便走過去一探究竟,才發現這些黃金。被貪心蒙蔽的我將它據為己有,如今為此入獄,終於明白黃金真是害人不淺的毒蛇!」由此可見欲望追求之害,就如同《大智度論》云:「諸欲求時苦,得之多怖畏,失時懷熱惱,一切無樂時」。不當的欲望追求,不僅非樂事,反而可能成為危害生命的毒蛇,不可不慎!
真正的富貴來自少欲。因為少欲,所以知足;因為知足,所以能得真自在。孟子曰:「養心莫善於寡於。其為人也寡欲,雖有不存焉者,寡矣;其為人也多欲,雖有存焉者,寡矣。」少欲之人,不會因不當的追求而作有違善良本心、失道德良知之事,所以能夠安隱知足。東晉時,陶淵明好讀書而不慕榮利,生活「環堵蕭然,不蔽風日,短褐穿結,簞瓢屢空」,依然晏如也!這種「不戚戚於貧賤,不汲汲於富貴」的胸懷,傳唱千古。
對於修行人來說,少欲知足更是必要。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行少欲者,心則坦然,無所憂畏,觸事有餘,常無不足,有少欲者,則有涅槃。」佛如是教誡弟子。減少欲望,免除無義也無益的攀緣和追求,因為放下貪求,所以能夠安住當下。
有求皆苦。分析種種欲望的追求,就會發現,一切的有所求都是為了滿足「我」:我想要的東西、我喜愛的境界、我貪愛的感受……但傾全心力要滿足的「我」究竟是什麼?佛法告訴我們,我,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有;境界,是成住壞空,因緣和合而生;感受,是生住異滅,無常變化所集,沒有一個真實的存在。眾生所追求的,實則都是虛妄不實,在這些虛妄中想盡力滿足的那個「我」,也從來都是了不可得。但眾生從無始劫以來早已「妄認四大為自身相,六塵緣影為自心相」成習,有我,所以有他;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所以有執著,不得解脫。若能從這些相對中超越,就會發現其中有個始終不用求,也不會失去的「絕對」──就是我們的常住真心。常住真心不假外求,人人本具,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無上自性珍寶。只要我們願意肯定自性珍寶,並安住其中,真實富貴一切現成。
不能安住的心,就像無止盡狂奔的脫韁野馬,唯有知足,能懸崖勒馬。能真正「知」道,並安住在這念最真實不滅的心性中,不為外境所惑,不為境界所轉,就能體會到真正的踏實自在,是任誰也奪不走、恆久不變異的安隱富「足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