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时,曾修学过普通心理学,课程中讲述的内容,是以追溯过去曾经发生的事件,来分析现在为何会出现某种行为、或有某种个性,从而归纳出现在的行为、个性,都是因为过去的事件和外境造成的。
学佛以后,了解以前所学的心理学,虽名为「心理」学,但实则着重于物质及科学层面来分析人,和佛法中所谈的「心理」很不同。一个人是由生理及心理组成,两者互相关联,也互相影响。佛法告诉我们,人是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」五蕴假合而成,一个人在面临事情时的态度,及产生的行为模式,并非全然由外境造成,心念和知见才是根本。
《了凡四训》一书中,袁了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,说明如何修正错误的思想、观念、行为,积极改过迁善,因而得以改变命运。科考前,袁了凡认识了一位术士孔先生,孔先生为其卜卦算命,推测未来功名,都一一应验,袁了凡因此认为命运不可改变,此后,遂心无大志,等待被算定的「命运」发生。直至参礼了云谷禅师,了解命运可以改变,以及如何掌握自身的命运,于是开始积极改过行善。
一个人若认为命运是定数,不可改,则行事、处世态度就显得消极,因为总会认为:「我命运不好,是我命中如此。」不会试着想要去改变,也不认为自己能改变。如此便是向外驰求,将一切都归咎于外境。袁了凡提出立命之方──改过、积善、谦德,要创造命运,而不是让命运束缚自己,要有好的命运,必须反省改过、多行善事、内心谦下。
现今社会中,人人羡慕高、富、帅的人生胜利组,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所谓的人生胜利组,也是过去世修善积福而感得的。佛法告诉我们凡事不离因果,想要有好的结果,必须在因上努力;要反躬内省,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、自净其意。
学佛后,体认到最好的心理学就是反省、检讨、改正。希望人生顺遂,就要有好的品德,以良善的身口意处世待人;每天落实反省、检讨,在心地下工夫;竭力改过,积极行善,在因地上努力,果能如此,必能有光明顺遂的人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