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慈和真好修行


文/星願法师

  人生在世,一是做人、一是做事,出了家更立志要做菩萨、做佛。如何把人、把事做好,如何学习做菩萨、做佛,中台四箴行是一个很好的依循准则及入处。

  对上以敬。沙弥应学的首要威仪门即是敬大沙门。初入僧团,最先学习的是要谦恭有礼、尊重执事和戒腊,从平日的问讯、互动之礼节,到共事时的听招呼、守规矩,都是在培植我们的恭敬心,磨去傲慢的棱角。世间人的恭敬心,多半会因对方的头衔、能力而有增减;修道之人,敬佛、敬法、敬僧,并学习平等恭敬每个人。过去有一位精进向道的优婆夷,每日供养一位法师,并借此机会请法师说法。一日,轮到僧团中一位名叫摩诃卢的老比丘前往应供。摩诃卢年纪大才出家,对佛法义理未有深入了解,前往应供的路上,内心不安,行步缓慢,恭敬的优婆夷见到此景,认为老比丘步履安稳,威仪庠序,内心倍加欢喜。用斋毕,优婆夷恭敬地请老比丘说法,摩诃卢忆及自身年老才出家,对佛法不甚了解,心中苦恼,于是感慨说道:「人愚无知实苦。」优婆夷以恭敬心闻之,反覆思惟此理,当下证得初果。至诚恭敬的当下,心是清净的,如是烦恼轻,则智慧长。若能始终保持恭敬心,以恭敬心求法、听法、闻法,必得佛法利益。

  对下以慈。慈者,爱也,指慈心爱护幼小。落实对下以慈,当学习菩萨视众生如一子,理上知道行菩萨道应以慈悲心为本,但自己微弱的慈悲心,总在遇到境界时,因瞋火而全然放舍,直到听闻世尊过去为六牙白象的本生故事,方懂得如何以慈心转化瞋心──被猎师以毒箭射中的六牙白象,阻止欲报复的雌象,说道:「云何生恶心?猎师是烦恼罪,非人过也!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当灭除其烦恼罪……是故莫求其罪!」众生因贪瞋痴烦恼覆心,作不了主而造下恶业,自省:既发愿上求下化,应该惭愧自己未能自觉觉他,未能以智慧化导众生,怎能反而对众生起瞋心?遇到境界,过去熟悉的反应是起瞋恚心,转念生慈是生疏的,如今,在境界中一次次练习转念,学习菩萨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的精神,灭瞋兴慈,使生处转熟,熟处转生。

  对人以和。师兄弟间的相处,以和合、无诤为贵。要做到此,唯有严以律己、举止合度、不恼他人,复应宽以待人,忍让、包容、宽恕,多欣赏他人的优点。人人能如此自持、自珍、自重,道场必能和合。过去的自己,自视甚高,即使犯错,也很难向人认错道歉。学佛后,知道这是背道而驰的我执,所以,现在学习不见他人过,只检讨反省自己,面对过失,真诚忏悔。从中体会到:只要把道场的大我放在个人的小我之前,虚妄不实的自尊,便不再是难以跨越的我执障碍。

  对事以真。真,即真心、真诚。修行人,要对自己的道业认真,对发上求下化的那念愿心认真,二六时中,常保觉性不失,触物起照,诚实面对心中的贪瞋痴,觉察、觉照、改正。现在,朝朝醒时,都会发愿一天当中都要如此努力不懈,并练习能更细微地觉察、觉照一己的起心动念,将恶念转为善念。

  中台四箴行实是佛法正知见的浓缩,修行人依之落实、检讨反省,能转化慢心、瞋心、暴戾心、虚伪心,使本具的清净心现前,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。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