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就佛道的磐石


文/見贍法師

  《大學》云: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」古人欲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皆以修身為本。

  修身不離待人接物,古德教導:「以仁義存心,以勤儉作家,以忍讓接物。」佛法中,太虛大師云:「人成即佛成。」欲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,具足如來的慈悲與智慧,亦須建立完整的人格,做人做事、待人接物,要達到圓融無礙。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提出中台四箴行——「對上以敬,對下以慈,對人以和,對事以真。」令弟子們於日用中,以敬慈和真四大原則,檢視自己的心念與作為,化除慢心、瞋心、粗暴心、虛偽心,令身心清淨。

  落實「對上以敬」,以恭敬心對治我慢。《大乘義章》云:「凌他稱慢。」以前,看到言行粗獷、威儀不佳、心量狹小的人,往往心生輕慢。自以為是、不尊重他人的慢心和態度,使得自己易與人結惡緣。《普賢十大願》中的第一大願「禮敬諸佛」,教導我們從恭敬福慧兩足尊的佛陀開始,進一步擴大心量,恭敬人人本具的佛性。學佛後,漸漸了解,看見別人的缺點,即是自心中有分別、計較的煩惱,因此開始學習兩眼內視,見不賢而內自省,並努力發掘他人的優點,恭敬每個人的佛性,如此落實後,現在自己與人相處能更和諧,結善緣。

  落實「對下以慈」,以慈悲心化除瞋恚。經云: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。」對於不順己意的境界,不能忍住心中怒火,憤然起瞋,不但對自身的健康有害,週遭的人要遭殃,更會因此與人結下惡緣。若能克己慈忍,視一切眾生如己之父母、眷屬,做到冤親平等,遇到違逆境,便能忍惡無瞋。出家後,曾經在一家精舍發心,精舍的鄰居多是外國人,經常開派對,通宵達旦歌舞作樂,放出來的音樂有如轟天雷震,自己因此無法入睡,當時心中充滿怒火,後來轉念,悲憫他們雖住在精舍旁邊,卻尚無因緣聽經聞法,一直在苦中作樂,於是每天將功德回向,願他們業障消除,得聞正法,如此做之後,心中之瞋惱便轉為清涼。

  落實「對人以和」,以和睦心化解粗暴。以暴制暴,小則引發人與人之間的爭執,大則演變成國與國之間的戰爭。佛法中的「六和敬」——身和同住、口和無諍、意和同悅、戒和同修、見和同解、利合同均,即是以和合、團結來維繫僧團的順利運作,興隆佛法。在僧團,與眾多師兄弟共住,自己會注意威儀細行,盡量不發出噪音,以免擾眾;出坡時,不計較坡務輕重多寡;逢人主動打招呼等,從中練習放下個人的執著、習氣,藉此去除我執,也為僧團注入同心協力的力量。

  落實「對事以真」,以真誠心去除虛偽。《中庸》云:「君子慎其獨也。」修行須在起心動念處微密觀照,反省、檢討、改正,因上不背離正道,才能與道相應。自己平時在寮房,容易把東西亂放,總是在查寮前,才將寮房整理整齊;後來反省,整理寮房,能藉此調伏自己的散亂心,不應為了得到內務優良的肯定而做。反省後,開始落實表裡一如,從中感受到不虛偽所帶來的踏實,心能作主所帶來的法喜。

  《始終心要》云:「俗諦者,立一切法。」秉持中台四箴行來做人處世、待人接物,即是在圓滿俗諦。對人能恭敬、慈悲、和睦,對事能知因識果,真誠不虛,進一步修一切善,不執著一切善,達到事理圓融,即是走在成佛的菩提大道。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