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早课,拜普贤十大愿,以此作为一天修行生活的起始,提醒自己:今天的修行,要以此为指标。
在《药师经》中,讲述着药师琉璃光如来所发的十二大愿,愿中蕴含了无尽的慈悲;耳熟能详的「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」,是地藏菩萨广大的悲心愿力。诸佛菩萨皆因大悲心发起广大愿力,并依着弘愿成就了自己的修行与度众的悲愿。求学时期,老师常会要求学生要立定志向,因为有了志向,能使人发愤图强;有了明确的目标,所以知道努力的方向。发愿,正如同立定志向,可作为修行人的向导,如同一盏明灯,在前方指引着方向。
有了愿心是第一步,发愿之后,更重要的是实际去落实。曾经看过一则故事,故事大意是:从前,在四川的偏远地方有两位僧人,一位贫穷,一位富有。一日,贫穷的僧人向富有的僧人说道:「我想要到南海去朝礼,你觉得如何?」富僧问:「你依靠什么前去?」穷僧回答:「我只要带着一个水瓶、一个钵就够了。」富僧不以为意地说:「多年来,我一直想要买条船顺江下南海,至今都还无法去成。你依靠什么去呢?」二年后,贫穷的僧人已经从南海回来了,这位富有的僧人知道后,惭愧不已。四川距离南海有数千里,富僧没有去成,而穷僧却做到了。这个故事寓意立志和实践的重要。同样地,修行要以所发的愿作为努力的目标,时时刻刻朝向目标前进,否则就像想去南海却一直没去成的富僧一样,即便有再多的弘愿,皆是空谈。
所谓「以愿导行,以行满愿」,有了愿心,知道修行之路该如何走;为了达成目标,所以精进不懈,二者相辅相成。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曾勉励弟子:要发愿,要天天发愿,还要拜愿。因为有愿,就有力量,在修行的过程中,能成为自己突破种种障碍的动力;有了明确的目标,就不会迷失或踌躇不前。所以,不仅不要害怕发愿,而且更要发大愿,发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之弘愿;且二六时中皆以愿心提醒自己,并真正去落实,当愿心提起,即产生力量,愿意修正行为、转化习气,让所行之事与愿相符。
修行,要借由立志、发愿,帮助自己走在对的方向,走得坚定,走得长远,走得有动力。养成钢铁般的意志力,不被任何境界所动摇,能有如此的恒心与毅力,一定可以「有愿必成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