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修」之一字,是「饰」的意思;「修」字当中的「彡」,有「刷拭」之意,意指借由多次的刷拭,能使人衣履整洁,仪表因之雍容。「行」,就是行为,乃至一个人的身、口、意都属之。「修行」,顾名思义,就是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身、口、意,运用反省、检讨、改正这三个方法,就像三把刷子一样,时时刷拭身心上的尘垢,最终垢秽尽除,得以超凡入圣。
修行首先要从反省开始,懂得反省,修行就找到了路头。反省就是反观自照、省察己身。子曰:「射有似乎君子,失诸正鹄,反求诸其身。」君子做人,好比射箭一样,若射不中靶心,不怪靶子不正,而是反过来责求自己;曾子每日三省其身;佛陀要入涅槃前亦嘱咐弟子:「常自省察,不令有失,是则于我法中,能得解脱。」修道之人必须懂得反省,以反省这面明镜,看向自己,端正、改进自身。
修行不仅要能反省,还要懂得自我检讨。子曰:「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」透过检讨的工夫,明察秋毫,见到了贤与不贤之间的相异处,才有看齐、跟进的机会,才有离过不犯的可能。记得刚开始学写毛笔字时,我的字是我的字,字帖的字是字帖的字,二者天差地别。后来透过反覆地检讨、看帖、比对,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字和字帖的字之间的差异,放下自己原本的写字习惯,一笔一划,跟着字帖,心摹手追,最终才把毛笔字练好。修行亦是如此,唯有放下一己的成见,诚实地面对和检讨自己的过失、不足,才有改善、提升的机会。
修行的过程中,除了要反省、检讨外,一旦发现过失,还要加以改正。西晋时期,有一个名叫周处的人,年少时,横行乡里,乡民都怕他、讨厌他,还把他与水里的蛟龙、山上的猛虎同视为「三害」。于是有乡民劝说周处去斩蛟、杀虎,目的是希望这三害互相残杀,借以除掉这三祸害。经三日三夜,周处斩蛟、杀虎回来后,发现乡民以为他死了而正在高兴地庆祝,此时才醒悟到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,成为乡民口中的另一祸害,因此立志改过迁善,后来为官,成了一代忠臣。子贡曰:「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。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」君子有了过失,若能改过迁善,众人一样会敬仰和肯定。佛法说:「智者有二:一者不造诸恶,二者作已忏悔。」又说有二种健儿:一是不犯过之人,另一是有过而能改之人。因此,修行人不怕有过,只要能勇于改正,不仅是智人,更是落实修行的健儿。
《诗经》云:「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」行者若能运用反省、检讨、改正这三个方法,修正自己的身口意,持之以恒,「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」,渐渐远离过失,趋向至善,最终必能由凡转圣,成就道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