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活在這世間,多少都會遇到不如意事,以及面臨種種壓力,導致身心疲累。當感到壓力大或身心疲累時,我們通常會尋求能調適身、心的方法,有人會想要去吃美食;有人會想要去逛街、購物;有人會想要去唱歌、跳舞;有人會想要去……藉以轉移注意力,將煩惱暫時拋諸一旁,讓心情平復。但是這樣做之後,並不能解決問題,所採取的方式也不能讓自己快樂、心情回復平靜;也不能令我們不再困於種種的境界和煩惱中,未來又會遇到新的問題和煩惱……很顯然地,我們所採用的這些方式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,也無法讓身心真正得到調適。
在《法句譬喻經》裡提及,有一位梵志,年僅二十,大小事情過目就能學會。自以為聰明,曾立下誓言要學會世間所有的技術,於是到處遊學訪師。因為他的聰明才智,舉凡六藝技術、天文地理、醫術、歌舞伎樂、裁縫刺繡、烹飪等,無不精通,因此自傲地認為世間沒有人的才藝能勝過自己。一天,遇到一位沙門,從未見過沙門的梵志好奇地問對方是誰?這位佛化身的沙門說道:我是一位調身的人。梵志不解,繼續問:調身是什麼意思?沙門就利用梵志所熟習的事物為比喻,說道:弓匠善於製作角弓,行船的人善於駕御舟楫,木匠善於製作木器,有智慧的人善於調伏五蘊色身;智者的心定如磐石,毀謗和讚美,都不能使他心動……。沙門說完後,便踊身空中,恢復佛身,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光明照耀天地,再從虛空冉冉下降,並對梵志說:這是我的道行所現的變化,也是因為調身之力。梵志於是跪於佛前,問調身之法。佛告知要修習五戒、十善、四無量心、六波羅蜜等,並告訴梵志過去所學的那些六藝奇術,是放蕩身心的生死苦海之路,無助解脫生死。梵志聽聞佛這一席話,才明白什麼是一生所該學習的,即隨佛出家修行而證道。
追求世間的五欲六塵,感官享受,並無法讓身心真正得到調適。如佛所言,有智慧者應善學調身之法,而非向外追求。調身也要調心。無始以來,我們因為心中的無明、妄念,念念相續,而產生諸多煩惱與痛苦。《華嚴經》云:「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世間一切都是我們的心所造就出來,煩惱也是由心而起,既是如此,要改變,根源就要從心上努力起,要調御自己的心,覺察、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,發現心跑掉,向外攀緣五欲塵境,就要趕緊將念頭拉回,收攝心念。
《增壹阿含經》中提及佛的弟子二十億耳比丘,刻苦精進,日夜不寢,但因為不能漏盡煩惱,於是起了想放棄修行的念頭。佛知道後,為他說了一個彈琴的譬喻──琴絃若太緊,就彈不出適當的聲音;絃太鬆也是如此,只有不鬆不緊,才能彈出恰到好處的音聲。二十億耳比丘聽聞後,依佛所教而行,最終成就阿羅漢果。身心要善調,必須急緩適中,過於急迫,心易起煩惱;過於鬆懈,心容易懈怠。懂得善調身、心,適得其中,才能真正獲身心自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