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家人在餐厅用餐,帮小孩庆生,当开心地唱完生日快乐歌,小孩不想先吃饭,想要先吃生日蛋糕,小孩的爸妈好说歹说,小孩就是不愿顺从,最后使出大絶招──放声大哭!此时,全餐厅的人目光都注视着这家人,小孩的爸妈忍住怒气,为了止住孩子的哭声让步了,整个餐厅也恢复了安静,但这家人从原本的欢喜变成闷闷不乐,打包食物快速离开餐厅。
人生不如意事,十常八九。当事情不如己意时,有多少次,我们选择像餐厅中的孩子一样,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?或许有时候能够如己意,但仔细想想,更多时候是否是两败俱伤、不欢而散?觉得对方很过分,心心念念都是对方的不是,不想放过对方,要对方好看,全身的细胞好像火在烧一般,弄得自己胃痛、失眠,身心都出现状况,结果受伤最重的是自己。
佛法云:「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。」瞋心属火,瞋心一起,火烧功德林,也把累积的善法、善缘都烧光了,得不偿失。要止住瞋火,「慈悲」就是甘露,就是最有效的灭火器。孔子云:「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」自己不想要的,不要加诸于对方,就如同现在常说的同理心,要能站在对方的角度,理解对方的观点,为对方着想;孟子曰:「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」古代圣贤将慈悲推己及人,让社会国家能安定。佛法更扩大心量,强调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,无论与自己有因缘、没有因缘的人,都无条件地以慈悲心对待,乃至于不止对人,对待一切众生,皆视如亲眷。
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恒起慈心待人接物?首先,要能「不批评」。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多起于意见、做法不同,当彼此有不同想法时,先静下心来聆听,不先入为主去批判对与错,或强用自己的立场去说服对方,才有达成共识的可能;再者,要能「不责备」,遇到事情不顺己意时,不急着去指责对方,转而去理解对方这么做的原因和理由,先关心、再反应,不在怒气中讲话及下决定;最后,要「不抱怨」,虽然抱怨是抒发情绪最快的方式,约上三五好友或同事,一起吐苦水,互相取暖,甚或找一个共同的攻击对象,一诉心中冤结,但这样做,如同饮鸩止渴,抱怨累积的负能量及不善的身口意业,可能导致影响深远的后遗症,不可不慎。
子贡曾问孔子: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」孔子回答:「其恕乎!」遇到不如意的境界,用「不批评、不责备、不抱怨」的方式,先拉住惯性脱缰而出的怒气,进而用同理心、慈悲心来关心、宽恕他人,放别人一马,就是放自己一马。用慈悲心转化瞋恨,可以让人生变得更宽心、更自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