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生因我执未破,所以欢喜听他人的称赞及褒扬,以此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;又希望自己的名声、地位在他人之上,因而见到他人获得赞扬或有所成就时,不仅不认同,反而心生嫉妒、排斥,甚至用种种手段加以破坏及毁谤。究其原因,是不知随喜行善的功德,而起种种颠倒行为。
《大智度论》云:「随喜名有人作功德,见者心随欢喜……如是有人行施,有人受者,有人在边随喜,功德俱得,二主不失。」又如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云:「睹人施道,助之欢喜,得福甚大……譬如一炬之火,数百千人,各以炬来分取,熟食除冥,此炬如故,福亦如之。」由此可知,行善者及随喜者皆可获得功德及福报,而功德及福报并不会因此而减少。此外,还可借此破除对自我的执着,长养慈悲心、平等心。
如释提桓因过去生曾为商人,有一次在途中见到一间损坏的寺庙,发心重整。当时,与他同行的三十二位同伴,见他如此发心,也出钱、出力随喜帮忙。由于共同建寺的功德,他们来世皆感得生天的果报,释提桓因成为忉利天的天主,三十二位同伴则成为他的大臣。
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除了时时心起善念,恒思利他,主动行善外,也应该随喜赞叹、鼓励他人的善行。如看见有人主动帮忙他人搬东西时,除了欢喜称赞,也可以布施自己的体力去协助;对于他人的分享心得,不吝以掌声及微笑表达鼓励;见人修行有所提升,或得到殊胜荣誉,不起嫉妒,而替他高兴,诚心赞赏,进而见贤思齐。如此不仅能扩大自己的心量、广结善缘,也能破除自己的执着,增长善根、福报及智慧。
《论语》云:「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,小人反是。」心胸广大之人,欢喜见到他人有成就,尤其是以利他为导向的菩萨行者,更须以慈悲心、平等心来取代竞争、比较、嫉妒之心。《金光明最胜王经》云:「十方世界一切众生,现在修行施、戒、心、慧,我今皆悉深生随喜。由作如是随喜福故,必当获得尊重殊胜无上无等最妙之果。」至诚随喜他人行善,尤其是成就他人的修行,不仅自利利他,又能积福培德,圆成无上佛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