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文明的進步,現代人的欲望與需求也愈來愈高,吃要吃的好,用要用的好。食衣住行以外,在追求外在物質之下,所產生的競爭壓力,往往只能尋求更刺激的短暫快樂來麻痺自己。這種樂的感受,或來自心理、或來自生理。對這些快樂的感受,都不應該貪著,因為樂受會消失變壞,樂一旦消失又是煩惱,這就是佛法中的壞苦,俗語說的樂極生悲。
眾生對於心理或生理領納外境所產生樂的感受,極為執著,不知欲正是苦的原因。貪愛現在短暫的快樂感受,於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境界,沉迷其中,不斷地追求而不知足。所以我們要了解樂受背後的真相,五欲、六塵對身心的刺激,只是感官上的刺激並非真樂,累積久了無非是塵勞。
經云:「有身皆苦,誰得而安。」眾生以四大假合為身,執著這色身,不知所有苦皆是色身所引起,反而用種種娛樂、飲食來刺激、滿足身心,滋養這個色身。佛曾為波斯匿王開示:「人當自繫念,每食知節量,是則諸受薄,安消而保壽。」不論是飲食或睡眠只要適中,知足少欲,身體就能健康。
但是只知道調身而不調心,內心還是無法獲得自在。古德說:「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」一個人要消除煩惱,知足與寧靜是不可或缺的。內心不平靜、不知足的人,六根總是盲目地攀緣六塵,心當中的欲望太多,不停的追求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貪愛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觸,久了身心就會疲倦,苦惱。所謂「多欲為苦;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;少欲無為,身心自在。」只要能收攝諸根、返觀自照,由少欲達到無欲,什麼都不求了,身心就能自在。
佛法以人為根本,人以心為根本,心以覺悟為根本。我們在尚未覺悟之前,起心動念大多是惡念,如貪心、瞋心、癡心等。經云:「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;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。」心要能作主,覺性才會現前,覺性現前了,就能轉惡念為善念。此時,心不但不是惡源,反而是功德之源。
佛法有事有理,事上藉由方便法門,誦經、禮佛、拜懺等修種種加行,去除自己的煩惱習氣。理上則是契悟這念心,在起心動念處上去觀照,先以善捨惡,再以善捨善,最後起了善念也不執著。在日常生活中常行中道,這念心能夠時時作主、清楚明白,道就能現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