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的基石


文/見志法師


  

  所謂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人生在世為人處事,難免有犯錯的時候。若能於犯過錯時,如實的懺悔,誓不更造,則能得清凈安樂,心中就不會有陰影、有掛礙,而成為修行上的障礙。

  如《十住毘婆沙論》中云:「於諸福德中,懺悔福德最大,除業障罪故……復次懺悔,如如意珠,隨願皆得。」所以,真誠的懺悔,起大慚愧,並且改過,不再犯錯,便能消除業障,破惡生善,增長福德、智慧,進而能契悟諸佛妙義,證菩提涅槃,得究竟的解脫。

  相反地,如果不懺除過失,而一錯再錯,惡心不止息,則業海轉增深廣,終招惡報。所以懺悔之後,還要時時反省檢討改過,真真實實的面對自己的過失,能面對自己的過失,才有下手改正之處,即能真正的「修行」,修正自己的言行,讓自己向上提昇,更上一層樓。

  如「千論部主」世親菩薩本為小乘行者,慧解無礙,廣博多聞,遍通小乘三藏,卻毀謗大乘。其兄無著菩薩是大乘行者,便想辦法令他聽聞到大乘佛法。世親菩薩知道了大乘佛法的殊勝,想到自己謗法的過失,欲自斷舌頭。無著菩薩立刻阻止,勸他過去以口造惡,今日當以口來悔過修善,才有實質的益處。世親菩薩從此讚歎、弘揚大乘佛法。

  我們也可以學習世親菩薩悔過修善的精神,以往因六根造惡,就以「六根懺悔法」來懺悔六根以止惡,並發大願來行善。如眼根貪著好色,今日懺悔無始來眼根造罪無量無邊,進而發願一切眾生眼根清淨,並以文字般若來推廣佛法。過去口造四過,今日改過,口無善言不說、讚歎三寶、宣說正法。轉消極的追悔為積極的行善,然後不著善惡,回歸無念、無住之心,事理圓融,如是懺悔,即是真正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持。

  精進行懺悔法,一是自己懺悔,二是代眾生懺悔,因知自己有過失,眾生亦有過失,因而生大慚愧懺悔之心,發起利他之心,效法普賢菩薩發願:「如是虛空界盡、眾生界盡、眾生業盡、眾生煩惱盡,我懺乃盡。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,我此懺悔無有窮盡,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,身、語、意業無有疲厭。」念念慚愧懺悔,即念念在精進,如是日久功深,福增業消,自能進趣菩提,成就解脫自在。

 

 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