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存恭敬 眾緣成就


文/見朣法師


  

  「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」這是孔子教導弟子為人處世要一切恭敬,不可廢忘。而僧眾日日於早課禮誦普賢十大願,其中第一大願「禮敬諸佛」,便是提醒修行者,一日之始,心存恭敬,常行謙讓禮敬,才能處事圓融,圓滿菩薩行願,進而成就佛道。

  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以「中台四箴行──對上以敬、對下以慈、對人以和、對事以真」,做為大眾落實修行的原則。而「恭敬」居四箴行之首,明明白白提醒弟子,人與人的相處若要做到慈悲柔軟、和合無礙與真誠用心,都要先從恭敬心做起。

  如何在二六時中,都能做到心存恭敬?過去自己無論是背經、默經都有障礙,一日,在善知識的提醒後才恍然大悟,原來是平常對佛經心存輕忽,散漫地將經典置放於雜亂之處,所以障法入心。深刻體會到,想要做到時時恭敬一切,不離當下這念心。心要保持覺性存在,就要常常檢討反省,不斷提念,去除自己心中的驕慢,方能養成謙卑恭敬的心,進而二六時中心存恭敬,處處以禮待人,敬上慈下,廣行眾善,人與人之間自能結好緣、結善緣。

  古德云:「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,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。」當自己謙恭有禮,別人也會以禮相待,所謂敬人者,人恆敬之,這正是佛法的因果之理。無論是修行或是生活,點滴都是眾人慈悲護念及施與,一切都是眾緣和合,緣盡還無,因此,唯有知恩、感恩、報恩,對人對事皆要謙和禮敬,方能報答四重恩,思惟至此,自己又怎麼可以驕慢自得?希望修行路上眾緣成就,同參道友彼此善護助、善護念,就要學會放下自己,成就別人。

  以知恩感恩之心,於日常行持中,時時提醒自己保持謙和有禮的態度,不恃才傲物,方能踏出恭敬的第一步;反之,修行若起慢心,道業就容易有障礙。十世古今不離當念,晝夜六時,意存恭敬,身行謙卑,言說謙和,以恭敬之因華,廣結善緣,未來必能圓成無上莊嚴佛果。

 

 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