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戒能作主 方名真自由 文/见牒法师 |
自由是人们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,没有谁甘于受系缚、桎梏的逼迫。在自主意识高张的二十一世纪,自由更是普罗大众价值观里不可或缺的要素,在为与不为的抉择中,自由与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。 但,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不自由?一般人经常将自由二字与为所欲为画上等号,只要是「我喜欢」的事,被别人谏阻「不可以」,就认为自己被拘束、不自由。想吃的吃不到、想看的看不到、想玩的玩不到、想做的被禁止……于是活在世上像处在大牢笼,因为有太多规矩礼法,剥夺人们自由的权力。 这样的想法,源自于将自由解读成「由着自己的欲望」;殊不知,恰恰就是因为欲望,害得人们不得自由。真正的自由,应当要能够禁得起各种向度的检验。姑举一例,能够为所欲为,是否也能不为所不欲为、或所不当为便不为? 社会上明知故犯的事件屡见不鲜,明知谎言出口会使信用破产,明知贪赃枉法会招致身败名裂,明知婚外偷情会造成家庭破碎……悔恨「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」,却为时已晚。为所欲为的当下,误以为是自由,其实质却是被欲望完全控制,不得自由。 认清这个真相,才有机会不再受欲望宰制,实现真正的自由,超越一切苦乐顺逆境界,一切时中,自在解脱。而「戒」正是帮助我们实现真自由的枢纽关键。 《佛遗教经》云:「戒是正顺解脱之本,故名波罗提木叉。因依此戒,得生诸禅定,及灭苦智慧。」要摆脱无始劫来的欲望缠缚,必须依循正确的方向来努力。在受戒的庄严清净的仪式中,我们矢志洗心革面,背离欲染,志向解脱。透过戒法的学习与行持,我们一点一滴除去恶习,养成良善、清净的身口意,使三业无失。 戒,梵语「波罗提木叉」,以「别解脱」为义,能够持一条戒清净无犯,就能从一烦恼中得到解脱。古德云:「道在红尘闹市修,全凭五戒做根由。」一切戒法,都依五戒为根本。持守不杀生戒,长养慈悲仁德,从瞠恚暴戾的烦恼中解脱;持守不偷盗戒,养成清廉的人品、乃至布施的心量,从多求贪色贪欲的烦恼中解脱;持守不妄语戒,为人诚信正直,从虚伪覆藏的烦恼中解脱;持守不饮酒戒,保持智慧清明、意念端正,从昏昧颠倒的烦恼中解脱。持戒的过程,是练习作主、回复清净的过程,练习在欲望之前作主,不受欲望的驱使蒙蔽,从而回复清净光明的本来面目,具足一切功德妙用,静也静得,动也动得,随拈一法,于自于他,都能产生良善、清净的效益。 孔子自述这一生的修持,最后能够达到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」的自在;但这必须先在「克」字上下功夫。就像孔子对颜回的教导:「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能够克己,懂得克制自己的念头,就能够从起惑、造业、受苦的恶性循环中,找到出离的契机;若能念念作主,再无一毫私欲邪心间杂,纯是从慈悲、智慧、清净、光明起用,便能启动功德善法的无限循环,自利利他终不竭,这一切,都要从持戒做起。能够持戒的人,才是真正自由的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