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成正向思考 何來境界


文/見旃法師


  

  一件事情發生時,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反應,有的人起的是善念,有的人起的是惡念;有的人輕鬆以對,有的人怨天尤人,但是不論起的是何種心念,結果已經發生了即不會改變。唯一能改變的只有面對境界的心態,因為快樂也要過一天,不快樂也要過一天,有智慧者應當知道該如何做正確的抉擇,才可令自己日日都是好日、年年都是好年,步步都是光明。

  過去,妙峰福登禪師於參學中,一次夜宿旅店發高燒,半夜口渴,又無燈燭,只好摸黑到廚房找水喝,後來找到一盆水,這水喝起來又甜又解渴,一夜好眠。第二天一早回想起來:昨晚所喝的水又香又甜,喝下去一身輕鬆,勞累頓消,實在很好。於是又到廚房裡找,想再喝幾口,找到時發現,竟然是一盆臭穢不堪的洗腳水。忍不住噁心想吐,然而,就在當下,他忽然開悟了。並說了一首偈子:「飲之甚甘,視之甚穢,淨穢由心,非關外物。」水好不好喝真正與水有關係嗎?若水有好喝不好喝之分,則不論何時喝到,它都是固定的味道,不會一下子好喝,一下子不好喝。所以決定水好喝與不好喝的,都是我們這念心妄生分別、起執著。若在很渴時,或情急之下,或心情好時,則再怎麼難喝的水也都覺得很好喝;相反的,若心情不好,不覺渴時,則品質再好的水也不覺得它好喝。

  四祖道信大師云: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起於心,心若不強名,妄情從何起?妄情既不起,真心任遍知。」境界本身並無好壞、美醜、對錯之分,那為何平時我們會常常起煩惱,並覺得事事不順呢?因為當六根接觸六塵時,我們的心即起分別、取捨,若順己意,則心生歡喜;若不順己意,又無智慧及忍辱力,則心生瞋恨;所以總覺得週遭的人事物都在跟自己唱反調。因而若想要改變此情形,必須在起心動念處覺察、覺照,了達緣起性空、無常之理,知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即不會執著境為實有,而依之起惑、造業。

  但是遇境時若因尚無定力,無法照破煩惱,則可先依四正勤:「已生善念令增長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惡念令滅除,未生惡念令不生。」來轉念,其目的是先讓善念成片,則惡念無從生起,最後再以捨捨善,銷歸自性。如同儒家所說:「克念則聖,枉念則狂」,唯有先克制自己的惡念,進而善念,惡念皆不起,才可超凡入聖,獲得自在解脫。

  唯有時時檢討、反省,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,令其保持正向思考,才可從境界中解脫,安然自在。因此,正向思考者會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,令未來充滿光明,正向思考進而邁向成功。

 

 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