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境练心,以禅养心


文/见峥法师


  

  人自呱呱坠地,便能哭能笑,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等七情伴随我们成长,生命中的每个重要历程都因欢喜、悲伤而更深刻。这些情绪,犹如人生的调味料,拿捏得宜,使人生更加甘美;比重失衡,却会使人生蒙上阴影。轻者影响自身成就、人际关系,重者可能伤生害命,造成无可挽回之悲剧。因此,现代人讲求认识情绪、管理情绪,从重视IQ转为探讨EQ,而佛法追本溯源,从心念的管理、调养开始。禅修,即是藉由止观法门,帮助行者化迷为悟,达到定心、净心、悟心、明心,以清净的智慧,自在步红尘。

  所谓情绪,是若干感情结合而成的复合作用,「情意多端,如丝有绪」,整不清,理还乱,不易了解、控制,但世尊早在三千多年前,多所开示:「人从爱欲生忧,从忧生怖,若离于爱,何忧何怖?」人有身苦、心苦,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五阴炽盛皆是心苦,世人以为只有违逆的境界是苦,佛陀指出适意的境界也是苦,甚至不喜不恼的境界也是苦,因此提出「苦苦、乐苦、行苦」,让我们更了解心意识的变化。情绪的产生,是由六根接触六尘,执以为实在,产生分别、爱憎、执取,亦即佛在十二因缘中开示之「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」之因果关系,导师也曾说明——「一念十二因缘流转门之理」,即众生每起一念,就感一个果报。假使六根接触外境,心生染着时,立刻觉察、觉照,即能不随妄心流转,此即「一念十二因缘还灭门」。因此,收摄六根、触物起照,即是调御心念,管理情绪之入手处。

  收摄六根,并非什么都不看、不听、不闻、不言,如木石草人。而是要熏修佛法,以正知正见来认识外在的人事物,并以觉观的智慧,转化内心的烦恼,身心就能安定自在。上禅修班,就可了解因缘果报、缘起性空、无常无我、人人本具佛性等佛法宝贵真理,并学习如何落实在生活中,调身、调心。若能知其空性,反观自心,「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」,摄念在心,就不会如苏东坡被佛印禅师所激,而留下「八风吹不动,一屁打过江」之公案了。

  非唯佛家,儒家亦有收摄六根的智慧,「非礼勿视、非礼勿听、非礼勿言、非礼勿动」即是。礼,是合宜的行为,不过度、不放纵。孔子曾赞颜回:「贤哉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志。」少欲知足,即可收摄六根,远离是非过患,若能更进一步,心起善念、口说善言、身行善法,不只考虑自己,更是缘念众生,就有菩萨的智慧与心量。再者,经云:「若饭食时,当愿众生,禅悦为食,法喜充满。」于祝愿时,心存慈悲,自然不贪着舌根的感受,不生好恶取舍,亦不杀生造恶,不但与众生结善缘,无形中更是积德修福。

  然六根收摄,当归何处?即能知能觉的这念心。如经中所云:「一切万法,不离自性。」因此藉由禅修、止观法门的修习,就能定心、明心,培养觉察、觉照的能力。心的作主能力提升,就不易随外境起舞,自然能减少患得患失、七情六欲之苦;心有定力,就能看清楚周围人、事、物的生灭现象,也更有智慧去分别,并于中不生取舍,保持心境专一,清楚明白,而又如如不动。

  禅,是心的防毒衣,以境练心,以禅养心,就是导师所说「静则一念不生,动则万善圆彰」,于静坐中修观行,契悟本心;于待人处世上磨练,使清楚、明白、作主的能力更延伸。古德云:「但自无心于万物,何妨万物常围绕」,能修练至此,人生何处不光明、何处不是安乐国?

 

 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