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为调御善方便


文/见棨法师


  

  古谚云:“人生如戏。”人们的内心,经常随着生活上演的剧情,变化起浮,遇到高薪赏赐,即得意快乐,遇到责难嫉恚,则哀痛恨绝,可是这些欢乐是永远的快乐吗?这些悲哀又是永远的苦难吗?我们其实只不过是随着剧情变化而改变心情的傻子。

  遇顺境则喜,遇逆境则忧,乃至对抗逆境,纵情顺境,皆因不知境界是因缘和合、前因后果所成。由于善恶之业,便有苦乐等报,是因与缘所造就,须知眼前的坏事不一定是坏事,眼前的好事也不见得是好事,例如有人得乐透第一奖,却被盗贼劫财而痛不欲生,而有人清贫守道,却常行供养布施,得到众人的赞叹褒扬。明白得失之间是从缘而生,不论顺逆善恶,只要不逐境生心,即不为苦乐所牵,知外境如梦幻水月,而心无增减。

  《中庸》云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”告诉我们,除了知道境界好坏,更重要的是不因此而生悲喜之情,这念心清楚明白,常行中道,还能在发之于身口时,合宜适中,待人接物便不会过与不及。若能常于因心上观心返照,如《楞严经》所云:“以湛旋其虚妄灭生”,将妄想攀缘心收回,令心不生灭起伏,以平和之心面对境界,不起爱憎分别,方能显发中节之妙用,以和待人应物。

  面对外境能明事理因果,且八风吹不动,不为顺逆所使,不为众邪所娆,不为情欲所惑,洞然明白顺逆境只是过程。修行亦如是,虽是百花丛里过,但片叶不沾身,不怕境界磨,就是要在过程中学习调身调心,净化身口意三业,孔子曰: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面对境界,不离自心,就是调御众生心之最胜方便。

  在乐不为乐迷,在苦不为苦困。从藉境练心至睹境不动,进而随缘度众,故仁者能安仁,智者能利仁,安忍自心亦能安人。在这里开发心天地,在生活中创造详和世界,不再坐困愁城,亦不乐极生恼,当作主能力愈强,愈能了达万事万物其进退之利、屈伸之用,以达调心不动、调口不驰、调身不犯,以平等心、慈悲心、清净心、无为心对待一切,成就天下达道至中至和之世界。

 

 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