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人生 文/见祈法师 |
释迦牟尼佛于娑罗双树间,将入涅槃之时,仍不舍慈悲,为诸弟子略说法要。当中提醒佛弟子,要戒除恶习,如瞋恚、憍慢、谄曲;要善调身心,饮食、睡眠,当知节制,制心一处,不放纵于五欲;为智慧水故,要善修禅定,譬如惜水之家,善治堤塘;智慧如同大船,能渡过老病死海,智慧如同明灯,能照破无明黑闇,智慧如同良药,能治疗一切病者。以上种种,就是活出健康的人生的准则依据。 三千年过去了,中台禅寺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,慈悲创建道场,安僧度众,四众弟子依循“中台四箴行”落实修行,以恭敬心去除我慢,以慈悲心去除瞋恚,以和合心去除粗暴,以真诚心去除虚伪。每日依照板声而作息,饮食定时定量,睡眠知所节制,努力勤修福德、教理与禅定。虽然时空背景不同于佛陀时代,然而修行的理念并无二致,皆是提醒修行人要善调身心,断恶修善,培养定慧力。 俗话说:“饭后走一走,活到九十九。”好的生活习惯,有助于身体的健康,已经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常识。然而,为何在我们生活周遭,现代文明病依然屡见不鲜?原因无他,就是缺乏智慧心、决心、长远心。若有智慧心,懂得少欲知足之理,就不会过度贪求五欲享乐;若有决心,就会立即戒除不好的生活习惯,并且开始培养好习惯;若有长远心,就能坚持不懈怠,直到恶习断除,善习养成。《杂阿含经》记载,某日,波斯匿王因自身肥胖,而感到惭愧、羞耻和痛苦,请教于世尊,世尊为他说了一偈:“人当自系念,每食知节量,是则诸受薄,安消而保寿。”波斯匿王就依教奉行,每当要取用食物时,就会有人念诵此偈语提醒他。经过一段时间,波斯匿王的色身逐渐恢复健康,容貌端正庄严。 现代人的文明病,除了色身的疾病,还有因生活节奏太快、压力过大造成的心理疾病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,五蕴悉从生,无法而不造。”所谓压力,其实来自于内心对外境的执着,若能了知诸法皆由缘起,无自性可得,则能调伏执着烦恼,亦不落入断灭空,自能度脱一切苦厄,如《心经》所言: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 佛陀慈悲开出方便之药,若无法直接安住实相,则先从渐修思惟中,了达五蕴不实之理,如《大般若经》云:“观色如聚沫,观受如浮泡,观想如阳焰,观行如芭蕉,观识如幻事,作是观时,于五取蕴不坚固想常现在前。”若能时常提醒自己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如泡沫、幻事……,都是虚妄不实,反覆练习,重虑缘真,自能慢慢相应,渐渐契入般若空性之理。果能如此,五蕴既空,境界不实,压力无处可生,身心自得自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