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逆一念间 文/见庄法师 |
人生,犹如大海,时而潮起,时而潮落,跌宕起伏不定。“人生海海,免计较。”是一句发人深省的闽南语俗谚,生命旅途中,有时风平浪静,有时波涛汹涌,浮沉于顺境与逆境之间。虽然人有贫富、贵贱、智愚的差别,于无常老死的苦海中,人人平等;于因缘果报的业海里,人人平等;只要看淡人世间的是是非非,不计较、不纠结,放下负面思维的惯性,念头一转,逆境变顺境,危机成转机,当下即心得自在。 逆境,是一种磨炼,也是一种助缘。人生所遇酸、甜、苦、辣等境界,皆可汲取当中所蕴含的养分,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和茁壮的资粮。所谓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,积极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生活的考验,以苦为师,激发向学之志、修道之心、慈悲之怀和度众之愿。一念之间,命运即能峰回路转。 昔日寒山大士问拾得:“世间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恶我、骗我,如何处治乎?”拾得回答:“只是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几年,你且看他。”忍一时,退一步,海阔天空。若是放不下,冤冤相报,生生世世积怨转深,受苦的还是自己。当深信因果,练习忍下报复之心与口舌之快。 达磨祖师所开示的〈二入四行观〉,是一条转凡成圣的菩提大道:“云何报冤行?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,当自念言:我往昔无数劫中,弃本从末,流浪诸有,多起冤憎,违害无限。今虽无犯,是我宿殃,恶业果熟,非天非人所能见与,甘心甘受,都无冤诉。”累世的恩恩怨怨,如何算得清谁是谁的债主?于因缘果报之理深心谛信,就能够于困境中看得透、忍得下。难忍能忍,不是忍耐他人的轻辱讥谤,而是降伏自己的无明烦恼。心怀慈忍,是一种知见,是一种释怀,更是一种觉悟。以慈悲化除瞋恼,以智慧照破无明,日久功深,再回头检视,昔日的烈烈境风,如今看来不过是清风徐徐,一切的欺辱轻贱都化为慈悲喜舍修行之增上资粮。 顺境,是一种福报,也是一种考验。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是孟子的至理名言。顺我心、称我意的安逸生活,如同包裹着糖衣的毒药般,迷乱我们的心志,因此达磨祖师进一步开示“随缘行”:“若得胜报荣誉等事,是我过去宿因所感,今方得之,缘尽还无,何喜之有?得失从缘,心无增减,喜风不动,冥顺于道。”世间的功名利禄、荣华富贵犹如浮云一般无常,因缘尽了,转眼之间幻灭无踪。名利场中,昔日贵为座上客,今日沦为阶下囚的案例,古今中外屡见不鲜。了达缘起性空的道理,就能够在面对名利财色之时,克己复礼,约束自己的贪欲,匡正自己的习气。 因为无常,所以人生于顺逆、祸福、安危之间随业流转,正如庄子所言:“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。”生命的际遇顺逆交织,苦乐参半。于逆境之中不瞋不怨,即是蜕变的契机;于顺境中不迷不贪,能够居安思危,不放逸、不懈怠,即能避免乐极生悲的苦果。 安忍,可以逢苦不忧,遇乐不喜。有人赞叹我,有人辱骂我,听到耳朵里,一阵阵音波无形无相,了不可得,声音只是声音,无顺耳、逆耳的分别,心如明镜,不留一丝痕迹。忍至忍无可忍,以忍字心头这把刀,断除轮回生死的烦恼,成就忍辱波罗蜜。贪欲息了,水不能淹;瞋火灭了,火不能烧;心毒解了,毒不能害。碧峰宝金禅师退水难,六祖惠能大师灭林火,达磨祖师化毒害,再再都是历代祖师的慈悲示现,为我们证明修行的功德不可思议、果报不可思议。 顺逆,就在一念之间。一般人不明因果,放逸、逐利、仇富、自弃,无论顺境或逆境都是障碍。修行人深信因果,知福、惜福、培福、修福,于因地中广修福慧资粮。面对一切境界,念头一转,即是返回菩提自性之路。 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解脱生死的彼岸不在外面,而是在这一念心上。当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八风侵袭时,心动了、分别了、执着了,就是逆境、就是生死;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就是顺境、就是解脱。于一切境界之中忍心不动,于起心动念处觉察、觉照、觉悟,老老实实修行,生生若能不退,佛阶决定可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