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心化纏心 文/見醞法師 |
隨著時代變遷與社會轉型,現代人生活忙碌、步調緊湊,人心焦慮不安,缺少寧靜、安詳的心,面對境界,往往因為壓力或情感起伏而有諸多情緒。這些情緒,使得人心變得糾結纏繞,無法平靜安定,因而産生許多身心方面的問題。 老子言:「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聾;五味令人口爽;馳騁畋獵,令人心發狂;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。」面對紛擾的外境,如何提升智慧與定力,使心不起煩惱、不被左右?所謂「智者調心,愚者調身」,一般人會藉由宣洩或轉移的方式抒解,如此治標不治本,透過禪修改變身心才是根本之法。禪修,能讓身心清淨、安定、詳和,對許多境界就能看破、看淡,達到「青山原不動,浮雲任去來」的自在心境。 一般人面對境界容易産生種種情緒。境界,不外乎是八風——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;情緒,不外乎是七情——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欲。所謂「一念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麤」,當下這念心沒照顧好,六根攀緣六塵,分別取捨、妄想執著,就是產生情緒的來源。「禪」是絕對的智慧,告訴我們不論得意、失意、好境界、壞境界,這念心都要保持如如不動、了了分明,定慧等持。 宋朝大文人蘇東坡有次打坐,對自己的禪定功夫感到很滿意,便信手拈來作了一首詩呈給好友佛印禪師,詩偈如下:「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大千,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。」然後差人把這首詩送給佛印禪師看,佛印禪師看了以後,也沒說什麼,只寫了幾個字,請人帶回去給蘇東坡。蘇東坡滿心期待把字條拆開一看,上面竟然寫著「放屁」二字,頓時惱羞成怒要去找佛印禪師理論,坐船渡江到佛印禪師家,發現禪師早已出門,而門上貼著字條,上面寫道:「八風吹不動,一屁打過江」,蘇東坡看了,明白佛印禪師在考驗他,原來自己一遇到境界,定力與修行就破功了。 修禪定,不是指坐著不動,而是當面對外境時,心也不動;這必須透過靜中養成,動中磨鍊。平時在動當中要隨時保持覺性存在,六根清淨,不攀緣,時刻觀心返照,一有雜念、妄想,立即把心收回,這念心始終專注於當下,保持「人在哪裡,心在哪裡」,做到「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」,靜也靜得,動也動得,最後達到動靜一如。 「禪者,佛之心」,禪修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能夠定心、淨心、明心。人為什麼會煩躁、焦慮?因為我們的心不安,而禪修可以安定身心,提升覺察、覺照的能力。《圓覺經》云:「無礙清淨慧,皆依禪定生。」運用禪的智慧照破煩惱,使覺性時時刻刻存在,這念心清楚、明白、作主,就不會受外境影響,能夠隨遇而安,快樂自在。 古德云:「對境無心莫問禪」,面對外在的境界,能夠不起心、不動念,就是禪。所以要認識這念心、契悟這念心才能作主。日用中,無論穿衣、吃飯、走路、做事,一切時中,覺性始終存在,即是「行亦禪,坐亦禪,語默動靜體安然」。心要起種種良善的作用,處理、計畫、思考種種事情,思惟以後,能思這念心放下,不再攀緣,歸到無念、無住、清楚、明白、作主的心,就是銷歸自性。 契悟了禪心,就會體認到這念心才是自己安身立命之處,不再盲目追逐外在事物,不再感到空虛、無聊、煩惱,行住坐臥乃至於做一切事,心始終安詳、自在、安穩;以禪心化纏心,「禪」實是現代人安定身心的良方,更是安定社會的泉源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