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忍,成就自他一片天 文/見紋法師 |
寬恕,是美德;「寬」是不記他人過錯,「恕」是原諒他人過失,佛法中,便是慈悲與忍辱——「慈忍」的精神。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云:「菩薩布施,等念冤親,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。」菩薩心量廣大,視眾生如己子,知眾生皆有佛性,故能平等對待一切眾生,不會因於對方的態度、作為的善或惡,而以差別心回應;以善念化解冤結,教化眾生;以無我、無私心感化對方改過遷善。 理上明白,事上又應如何做,方能增長寬諒的智慧?首先,要放下執著;知一切法因緣和合,有形皆歸壞滅,是無常、空性。如此對於他人不善的眼神、不禮貌的言語,何須起瞋惱,又耿耿於懷呢?應當學習布袋和尚「放下布袋,何等自在」的氣度,「大肚能容」自能「了卻人間多少事」;以感恩心面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,「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」,進一步,了達喜憂皆兩邊,不起分別,自然就能寬諒所有的人事物。 儒家的思想核心為「仁」,仁民愛物,民胞物與。樊遲問仁,子曰:「愛人。」於何處下手?由「忠」、「恕」來行之。忠者利己,是自受用,恕者利他,所謂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簡言之,以同理心,推己及人──自己不願意接受的,要將心比心,不要讓他人承受。積極面而言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──自己想要的,不吝給他人,如佛陀、如孔子,將自己畢身所學、所體會到的真理,推廣給他人,無數的弟子、眾生因此蒙受法益,自己卻謙虛不居功。佛言:無說一法,無度一眾生;孔子云:述而不作。度一切眾生,而無一眾生可度,銷歸自性,知而不著,實是大慈悲、大智慧的展現。 身為後學,當向佛菩薩看齊,不斷地學,不斷地覺,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。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云:「菩薩常念,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,成就辯才,教化一切,悉以大樂。」菩薩所思所念都在利益眾生,眾生無盡,願心無盡,悲心亦無盡,心量如海納百川,沒有不可原諒之人,無不能容忍之事。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上修行時,有一世身為彌猴,見一獵人困在深谷中不得出,慈悲將他背負出谷;獵人不思感恩,只想自己飢餓數日,為保自己性命,以石擊猴以飽肚,面對恩將仇報的獵人,彌猴無怨,反念:「吾勢所不能度者,願其來世常逢諸佛,信受道教行之得度。」這獵人,即是處處與佛陀作對的提婆達多;如此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敵視、傷害,佛陀仍以慈忍心一一化解。法華會上,為其授記,如此慈悲,實為三界導師、四生慈父。 惟覺安公老和尚曾開示:「菩薩心量廣大,知道一切善、惡都是無常,所以不念舊惡、不憎惡人。世界沒有一惡人可憎,因為菩薩視眾生如子,世界上的人都像自己的小孩一般,小孩做了壞事嗎?其實也不是,只是由於他這念心迷惑了,不了解善惡、是非。人人佛性本具,惡人一旦覺悟了,就能『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』,透過精進修行,也能成就佛道。」老和尚的心量,正向積極、光明磊落,皆以慈悲智慧為有情眾生尋找明亮的出口,開啟另一個得度的因緣。 老和尚不斷以身教、言教告訴弟子們這些道理,度眾之心,始終如一;建設道場、學校,乃至博物館,腳步未曾停歇,心心念念就是成就眾生的法身慧命,續佛慧命,無有疲厭。六祖大師云:「惟求作佛,不求餘物」,佛菩薩度眾皆是「度一切眾生,無眾生可度」,如此不取不著、寬宏之心量,自然成就無上妙果。 身為三寶弟子,應當銘記在心,不忘師教,發菩提心,永不退轉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