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环一体契一心 文/见峥法师 |
《佛遗教经》云:「若勤精进,则事无难者。」精进,为成就世间法、出世间法的重要因素。「精」有细致、纯一、光明之意;「进」有向上、引导之意。精进,简而言之就是专精求进,有选择、有目标地持续努力。子曰:「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!」可知唯有不断地朝向预期成果行动,采用正确的方法,才是获致成功的秘诀,才能有光明的未来。 佛法提到,比丘当行三事──修一切善法、增长福德,博学多闻,修习禅那。中台禅寺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依佛制,拟定「福德、教理、禅定」为中台行者之修行方针,从听经闻法中端正知见,并将教理落实于生活中修福德,在出坡作务、行住坐卧间观照起心动念,以惭愧、忏悔、反省、改正来化除烦恼习气,并在静坐时反观自照,藉由修观行照破贪染爱着,使心念渐渐澄明,定心、净心、明心,最后达到一念不生、常寂常照之境界。 经云:「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」,熏修教理、培养正见,是为首要。佛所说因果、空性、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之理,必须重虑缘真,并在日常生活中去印证,才能使信心由初信、正信不断提升,最终达到信满成佛。以正见为前导,行八正道,身口意三业才不致偏邪,否则会成为愈努力离道愈远的「邪精进」。于教理中的正精进,应当多亲近大善知识,听经闻法,时时思惟佛法的道理,远离恶法、邪执,朝向「已生善念令增长,未生善念令速生,已生恶念令灭除,未生恶念令不生」四正勤努力,即是落实教理的起点。 《华严经》云:「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」为成佛道,需广修六度万行,而欲成就菩萨行,就要先发广大愿心。秉持大慈悲心在事上精进,以四弘誓愿为己愿,因上努力,就能成就如来之果德。修福德还要有智慧觉观,如《金刚经》云: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才能修一切善,能所俱空,无一善可修,不落二边,常行中道。修福德,也要以禅定之力为辅助,方能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为人处事难免有顺逆之境,于顺心之境不喜,逆心之境不瞋,知一切法缘起性空,了不可得。若起了烦恼,便觉察、觉照,看看自己的执着是什么?思惟教理转化之,则烦恼即菩提,一切境界莫不是助道因缘。于修福德过程中,以中台四箴行──敬慈和真,检视自己的身口意三业,能时时持守定能广结善缘,所作皆易成就。 所有事上的努力,都属于生灭法,最终要回归到不生不灭的这念心──人人本具的清净心,亦即佛性、觉性。要契悟这念心,初初开始可以于静坐中起观行,克服妄想烦恼。在禅堂内用功,如一人与万人战,对治昏沉、妄想、无聊、无记,要不断摄心,心才能定。欲得禅定,不只在禅堂内,平日就要开始用功。持守戒律、防非止恶,收摄六根,触物起照,才能由事入理,契悟自心。所谓「一念不生,是真精进」,于禅堂中万缘放下、能所俱空,达到定慧等持,出了禅堂,一样是保持这念心清楚、明白、作主,于二六时中定慧等持,日久功深,定是「修德有功,性德方显」。 福德、教理、禅定三环一体的精进,可回互用功,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,无不是最佳例证,惟觉安公老和尚一生的示现,是弟子们修行的典范。老和尚说法圆融,兼融大小乘、十宗之教理,应机施教,顿渐兼蓄;创建中台禅寺、普台国小、国中高中,以及中台世界博物馆、全球一百零八家精舍,海内外弘法不辍,无不是因慈愍众生,以大智大悲大愿心,广度一切有情离苦得乐。老和尚建设菩萨道场,日夜勤苦、生活俭约、舟车劳顿,总是把最好的给弟子,总是以众生的需求为先,从不为己设想,即便遭遇种种困难,仍坚定、慈悲、积极地弘法利生。中台道场的建设,是老和尚的悲心愿行,感召大众共同成就,更重要的是,老和尚对四众弟子最深切的期许,是要以外在的道场,契悟自心的道场──每个人都有的中道实相之灵台。 《沩山警策》言:「无常老病,不与人期,朝存夕亡,剎那异世。」今生有幸能听闻佛法,当依大善知识之指导,在福德、教理、禅定三门中精进,从中融通三环一体不可分离,如古德所言:搬柴运水都是道,「行亦禅、坐亦禅,语默动静体安然」,契悟心之体、心之相、心之用,终有一日,必能了悟当前这念心,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