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從恭敬中求


文/見官法師



  

  《易經》云:「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也」,恭敬謙讓的態度,是君子必備的美德。有德之人,以恭謹的態度管理自己,以謙卑之德自我涵養,故儒家力行孝悌忠信,出家行者勤修戒定慧,皆因恭敬而得生,《詩經》亦云:「溫溫恭人,惟德之基」,恭敬謙讓實為修道之基石。

  恭敬人人做得到,倘若對法不恭敬,亦無法得到佛法真實受用。反之,內心主敬存誠,至誠則明,妄情不生,聞法、思惟、受持定能證得圓通境界。昔日優波離為世尊剃髮,優波離因恭敬佛故,一心專注敬慎,在聽聞佛陀教導的當下,便證得禪定。周利槃特伽其性愚鈍,五百位阿羅漢於三個月中教其背誦一個偈子,竟無法憶持起來,世尊因而教導其念誦「掃塵除垢」四個字,並於靜中調息專注禪觀,老實精進在法門上用功,最後入流返源,因而成就聖道。

 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》云:「怨之大者,莫越憍慢,有之則卑陋,滅之則端嚴。」驕傲自滿為障道因緣,恭敬心則能降伏我慢。佛世時,須達長者以金覆園,購得祇陀太子的園林,為世尊建立精舍,引起六師外道嫉妒,要求國王要與沙門辯論,瞿曇沙門若贏了,才可以在舍衛國建立道場。舍利弗尊者思惟:「此會大眾,習邪來久,憍慢自高,草芥群生,當以何德而降伏之?」當以二德,舍利弗即立誓言:「若我無數劫中,慈孝父母、敬尚沙門婆羅門者,我初入會,一切大眾,當為我禮。」於是,六師外道遙見舍利弗來,「忽然起立,如風靡草,不覺為禮」,舍利弗尊者繼以神通變化令皆心服,六師徒眾,三億弟子皆隨其出家學道。「敬人者,人恆敬之」是亙古不變的因果道理,內懷謙敬能令我相淡薄,自性般若智慧自然現前,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,可得而知之。

  「慢心高漲,法水不入」,如何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?當從「恭敬」中求。三寶為世之敬田,應當一心恭敬,由恭敬外相三寶,更進一步恭敬自性三寶,所謂「人人皆有佛性,皆當作佛」,直下承擔,自尊自重,安住本心本性,實為恭敬之實義。

 

 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