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我養敬 謙和養性 文/見紋法師 |
「中台四箴行」是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則,亦是佛法義理之精華。故「對上以敬、對下以慈、對人以和、對事以真」可謂佛法生活化的最佳體證。「對上以敬」,對長輩耆舊、父母師長虔敬,因其對國家社會的貢獻,對後輩的教養之恩;人倫之理如是,佛法亦如是。所謂「佛法從恭敬中求」,以一顆敬信心學習,並聽從教誨,自己得以提升,身旁的人乃至法界一切眾生,亦能因正向的帶動而趨於光明。 恭敬的反面,即是我慢。《大智度論》云:「又如雨墮,不住山頂,必歸下處。若人憍心自高,則法水不入;若恭敬善師,則功德歸之。」慢心,自我意識高漲,相對地易看輕他人;人不喜近,在與人互動上自然困難重重。人不和,事亦難成。在修行上,因我執深,又不易納人之言,愚癡再增愚癡,於諸事理不能了達,道業亦難成就。故,恭敬,使心不高舉,放下身段,是降伏我慢的良藥,更是能否自我提升的關鍵。 經典中,常見諸大菩薩、佛弟子們向佛請法時,皆一心恭謹「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,而白佛言……」、「頂禮佛足,長跪合掌,而白佛言……」乃至佛為大眾說法畢,「皆大歡喜,信受奉行」。因為發自內心的虔敬,表現於外的態度行止即是斂神端肅,合掌、頂禮、長跪;遵教循理而自行化他,皆因一心信受,歡喜奉行,而得以收自利利他之效,同圓種智之果。 至聖先師孔子一生,為了大同世界之理念而奔走。倡仁義之道,而獨尊禮,乃為了教化人民,使心向善。孟子云:「恭敬之心,禮也。」有恭敬心,行於外的就是謙和有度,良善人格的養成即以此為基。周公制禮作樂,施良教於百姓,天下有道,周朝國祚長達八百年,可見恭敬之心對和諧人生的重要。 《法華經》中記載,佛陀過去在威音王如來時,曾為常不輕菩薩,乃因其見一切人眾,皆禮拜讚歎而言:「我不敢輕於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。」對一切人恭敬,乃因見到眾生佛性平等,一切有情皆當成佛,故禮敬這念清淨本具的佛性。因此,佛法超越世間法,不止是對上以敬,對所有的人、有情眾生,乃至於蠢動含靈,咸起敬心,因為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」,因為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」,多麼深遠的智慧與行持,才能有這般的氣度與胸襟! 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有覺,即是無為法的知見;在迷,即是有為相之生滅。不生不滅,超越生滅法的境界,然又不離諸有為相,說有一個不生滅法。故云:「佛法不離世間法」,換言之,世間法做好了,所謂事上恰如其分,理上不著一切,即是出世間佛法。 恭敬之人虛懷若谷,感恩一切,設身處地為大我著想,將大眾之事放在自己之前,故能除我慢、少我執。自修其心只為向上提升,亦減少紛爭,促進社會和諧,更是修行成佛之基,實在不可等閒視之。古德云:「在貌為恭,在心為敬」,事理合一,解行並重,心行不二,方能於修行道上永不退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