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當中為什麼常以「地」來比喻「忍辱」?因為大地被人用來種植、鑿地、建築、棄物,眾生在地上走、踢、打、跳,或在地中鑽爬,在土中掘挖,大地只是默然。行菩薩道,就要把自己當成大地一般,放下。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的〈惡還本身〉章中講到一個公案:有人因佛行大仁慈,而來罵佛,佛默然不對,如大地一般,乘載一切眾生心,而安忍不動。
或許有人會覺得忍辱好苦,其實,忍辱用在生活中,只是換個角度來看事情。
佛法教我們觀我空、法空,如果以空性來觀察人及言語,就可以了解世尊為何能默然。分析人體是粒子、分子的組合,其實就像用Lego搭成的玩具一般,也可看似用沙泥堆出來的一個形相。而話語分析到最後,也不過是音聲、能量的波動。所以佛法譬喻,人之間的爭執,一如「化人問幻士,谷響答泉聲」般的虛無;也像兩隻泥牛在海邊鬥角,鬥到後來,掉入海中,都了無踪影。
依著空性來了解忍辱,在三輪體空中,哪有罵人的人、哪有罵語、哪有被罵的人?當自己被指責時,是否也能仔細聆聽他人的看法?而不是忙著對他人的態度起反應。自己可以反省檢討一下,對方講的話是不是也有道理?幾經考量後,再就事論事地去反應。這是和忍辱相連的功課。另一方面,自己想要罵人的時候,也可以想想:有隨順自己情緒的必要嗎?有惡口的必要嗎?自己可以選擇不那樣做,因為我們實在不用像「機關木人」一樣,每次啟動後都是同樣的動作。忍心不動,言語、行動的氛圍,就會大不相同。
佛言:「有人聞吾守道,行大仁慈,故致罵佛。佛默不對。罵止,問曰:『子以禮從人,其人不納,禮歸子乎?』對曰:『歸矣。』佛言:『今子罵我,我今不納。子自持禍,歸子身矣。猶響應聲,影之隨形,終無免離。慎勿為惡。』」
在經文裡,佛聽完了對方的責罵後,以譬喻的方式,回答了對方的指責,讓對方了解,那樣的指責,是沒有意義的,是自毀的。如是教化了對方,這是何等的慈悲。虛空無所不容,大地無為而無所不為;修習菩薩道是能忍,是克己,是了達空性,是行慈悲。經由不斷地練習,讓忍辱、達空、慈悲成為自己直截的反應,慢慢的,我們心中自會打開輕柔和緩的一片天,那時,我們就會體會到佛法的好處,將佛法變成自己一生的伴侶,時時都著著如來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