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對西瓜一直有種說不清的執著,沒有特別的理由,就只是喜歡它的清甜而已。學生時代,每到夏天放學回家,只要在冰箱裡發現一顆小玉西瓜,往往可以連飯都不吃,就把整顆西瓜當成正餐吃掉。雖然事後肚子往往因此漲得難受,但還是樂此不疲。這個喜好持續很多年,出家後來到僧團,一旦有西瓜供眾,齋堂就成了我天人交戰的戰場。
面對眼前的一大盤西瓜,總是不由自主地幻想要大快朵頤。這個習氣看似輕微,卻很難根治。光想到這一點,就令人感到氣餒。不過,往好的方面想,會感到氣餒,表示自己還能覺察這是修行的障礙。
每個人在生活上,或多或少都有改不了的煩惱,這些習氣控制著我們的行為。一般人可能視為平常,或者根本沒發覺,可是對修行人來說,卻是必須正視的課題。至於如何對治,方法見仁見智。《金剛經》中提到:「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布施。」這種菩薩道精神,在我們日常中,是否因貪愛六塵境界而與之悖離?比方說,看到想吃的食物,是否也就因此把自己不喜歡的菜「布施」給別人?這個例子,確實是一記當頭棒喝,同時也提供了另一種修行的視野。一天當中有太多的小習氣,讓我們因而遠離自利利他的菩薩行,違背當初發心出家的目的。
因此一旦我們察覺這些煩惱心卻苦無對治方法時,不妨先想想別人,想想菩薩行,這種觀照不失為一項修行的利器。面對執著的美味食物時,忍一下,留給他人,當下不僅圓滿了布施,也降伏了自己的習氣。這個轉煩惱的方法並不難,也不是做不到,端看自己願不願意去做。
每天都有煩惱,意味著每天都有修行的機會。為了成就別人而布施,為了不惱害眾生而持戒,乃至為了廣度群迷而修習般若……當我們漸漸地能做到凡事都能為他人著想時,習氣自然也隨之遞減。如此一來,煩惱就轉變成修行的助緣。最後如果再把人、我及我所三者的執取都轉化,三輪體空,便能真正體達《金剛經》所言:「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