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常不退,方能有成


文/见恁法师

  不论是世间或是出世间法,成功与失败的关键,不在于能力的高低,而在能否坚持到底。能坚持到底,虽移山填海之难事亦能成之;若半途而废,则如反掌折枝之易事,亦难以达成。不过,大多数人虽然明白“滴水穿石”的道理,却时常是三分钟热度。古德云:“勇猛心易发,长远心难持”。为什么会如此呢?修行人又该如何提振心念呢?

  相信每一位修行人在初踏上修行路时,皆怀着深重殷切之心,希望在道业上有所成就。然而部分人缺乏一个时时策励自己的动力,因此当修行看不见成效,又或是逢遇逆境时,便丧失修行热忱。假如能认清修行的可贵及无常的迫切性,便不会轻易地退却。《沩山警策》云:“无常老病,不与人期,朝存夕亡,刹那异世。”“无常”的逼迫性,是警惕自己提起道念,对治懈怠的良药。仔细思惟:今世得人身,有如盲龟在大海中漂流遇到浮木,又恰好能将头穿过浮木上的孔洞般困难。一旦无常到来,自己道业未成,又是无尽的轮回,无有休止。若有这种体认,如何能不发勇猛精进之心呢?莲池大师在案头自书“生死事大”,日日提醒自己不懈怠,修行人若能有此生死心,定能敦促自己勇往直前,精进不懈。

  除此之外,具慈悲、感恩的愿心,也是助发长远心的要件之一。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》云:“尔时菩萨闻是语已,转增勇猛发三种心。云何为三:一者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生死已来,皆我所亲或为朋友,现受苦恼未得免离,如何退还?二者一切众生从无始已来,给我衣食怜愍我深,今受轮回苦难非一,云何未报,乃生退心?三者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皆我眷属,策役驱役转相呵责,未曾少分酬报彼恩。以是因缘不应退屈,更增勇猛求证菩提。”一切众生皆是过去无量世来的父母亲眷。我们爱念、照护今生的眷属,不忍见其受苦;过去父母眷属却仍在六道中轮回,何能不闻不问?地藏菩萨过去生中为光目女时,为了救拔母亲脱离地狱罪报,发愿在百千万劫中度脱一切受苦众生,待众生皆成佛竟,自身方成正觉。此广大的愿心及长远不退的行持,不仅令其母亲永离恶道,并于释迦牟尼佛至忉利天为母说法时,以菩萨身参与盛会。为感念累世父母鞠养深恩,行者应当远离懈怠,恒常不退的精进,以修行功德拔济累劫亲眷。

  诸佛三祇修福慧,百劫修相好,唯有具足长远心,方能成就佛果。《论语》言: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、吾止也!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、吾往也!”修行若只有短暂的热度,便无法成就一切功德,若有长远心,何事不能成?为报答亲恩、为了生脱死,应当时时策励,以精进心、长远心,破灭众魔,而成道果!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