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精進力突破困境


文/見筵法師


  子曰:「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」孔子以身教、言教告訴弟子,求學之道無他,唯「 勤」而已,因為勤學,所以能夠具備豐富的學問知識,並且運用所學以立身行事。由此可見,無論是學業、事業,想要有所成就,都必須精進,發長遠心,唯有精純專一的辛勤耕耘,才會收穫甜美的果實。

  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譬如小水常流,則能穿石。」精進力能使一滴柔弱的水穿透堅硬的巨石,有了精進勇猛、勇往直前的毅力與決心,縱有再大的困難,何事不能成?《禮記.中庸》亦云:「鍥而不捨,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。」凡聖之間的差別即在於能否精勤不懈、堅持到底,若能持續不斷地努力,必能克服種種的障礙,轉愚成智,轉凡成聖。

  修行也是如此,想要堅住修行的目標與信心,就必須靠精進,若是一曝十寒,縱使再聰明也難有成就。人都有懈怠的習氣,只要精進心不夠,就會禁不起挫折、考驗,而退失道心,是故要以精進來對治懈怠。「三十七助道品」中,不論是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乃至於八正道,都有精進為其輔助,而六度中的精進度,能使其他五度儘速成就,不管是發心布施、持戒修身、行持忍辱、修習禪定、勤求智慧都要精進,如此才能度脫慳貪、毀犯、瞋恚、散亂、愚癡等煩惱,遠離生死的輪轉。

  精進能夠克服一切的考驗。除了誦經、禮佛、修一切善法等事相上的精進,還須進一步達到理精進。理精進即是以當下這念不生不滅的心為本修因,然後圓成不生不滅的菩提涅槃之果。雖然行事相上的精進,只要心中不執著,無為之理現前,事理兼備,便能得到真實的受用。以修六波羅為例,行事相上的六波羅蜜,又能知一切法緣起性空,了達三輪體空,將一切法銷歸自性,安住在當下這念心,一念不生、無功用行,就是從事上的精進達到理上的精進。修一切善法,不執著一切善法,才是真正的大精進,依這念心起修,時時不離這念心性,便能從生死的此岸,度過煩惱的中流,到達涅槃的彼岸。

  《大唐西域記.卷二》記載:禪宗祖師脅尊者八十歲出家,因為年紀太大被人譏笑無法誦經、修禪定,因此發願:若不通達三藏經典,不斷三界見思惑,得六神通,具八解脫,絕不以脅至於席,所以白天研習教理,晚上靜慮安禪,以三年的時間便學通三藏,得道證果,為當時世人所景仰,因號之為脅尊者。

  所謂「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」歷代先賢們都是從勤苦精進中而成就一切,古範昭昭,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。願以無比的精進力突破生命中每一次的困境!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