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有許多看似平常的善行值得隨喜讚歎。
小至互道「阿彌陀佛」,互相合掌及微笑,至每日至齋堂用齋,以及觸目所見的清淨三寶地……這些看似再平凡不過的事物,其實都仰賴大眾的善心、善行才能成就。又如隨眾作早課,調整小我以配合大我等,也是值得讚歎之善行。我等有如此殊勝之修行助緣,實得隨喜讚之。
開始懂得去讚歎他人之小善行之後,才發現:一直以來,自己有太多「視一切為理所當然」的錯誤成見。如:曾將師長及同儕,乃至俗家親眷的付出,視為理所當然,而不知隨喜感恩,不知他們皆是對自己修行有益的重要助緣;視後學的發心配合為理所當然,而不知隨喜讚歎,也不知取其長處而效法;視日用所需的物品為理所當然,卻不知「一日之所需,百工斯為備」,而不能心存感恩。
懂得隨喜讚歎,因而能生起真正的感恩心。具足感恩心,所以能步入佛法大門,一窺堂奧。因為能隨喜於日常周遭的人事物,才有感於能依止道場、依止善法的可貴、有感於與師兄弟共同修行的可貴。隨喜心生,才能謙虛待物,以虛心除去我慢;我慢減少了,略見己之不足,如此才易發起真正求道、養道之心。能隨喜他人,也才能廣結善緣。如此,眾緣具足,修行才能有所成就。
佛教課誦也多以讚歎為開始,如法會以《爐香讚》為始;誦經時,以《開經偈》為前導。藉由讚歎三寶之功德,使我們生起恭敬心、生起向諸佛學習之心。又如《普賢十大願》,除了禮敬諸佛等諸行,亦勉勵我們要能隨喜功德,以讚揚他人之功,長養己德。子曰: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。」又「禹聞善言則拜。」皆是從隨喜讚歎而擴大心量及氣度,成就己德。居上位者,更因有善知人之智、取人長處,識才而用,方能「得天下英才」之佐助而成就大事。
自己和他人所做的小善行,其實都是成就大器的基本功。無論世、出世間法,都得從積累小善行做起。《四十二章經》云:「睹人施道,助之歡喜,得福甚大。」隨喜讚歎能使他人更努力向上,使自他受益。一如《四十二章經》說:「譬如一炬之火,數百千人,各以炬來分取,熟食除冥,此炬如故,福亦如之。」時時發起隨喜之身口意行,就能改變周遭的法界。如果人人都能多一些隨喜之功,匯集起大眾的善念,使善念由點到線,由線到面,就能改變社會風氣。
《無常經》云:「但持自善根,險道充糧食。」除了要護持自己的善根外,亦得發心隨喜護持他人的善根。為什麼?因為自他終屬不二,如果沒有眾生,也無法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行。 導師總提醒大眾:「功德歸三寶,好事給他人,壞事自己檢討。」細細省思生活中所用、所見的一切,無一事單憑己力而能成就,故對於周遭人或大或小的發心,實得聲聲隨喜。叢林之所以得以延續,仰賴於四眾自覺之發心。由於諸善人同聚熏習互助之淨緣,彼此和合、隨喜感恩,才能成就千年道場,使與佛法有緣的眾生,得有依止之處。所以,面對他人的發心貢獻,要經常能隨喜讚歎,如實感恩。肯定別人,不僅是肯定自他事相上的努力,更是肯定人人都本具的佛性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