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要有所成就,立願為先。要修菩薩行先要發菩提願,正所謂「以願導行,以行滿願」。如果有行無願,行不會堅固,亦不長久;如果有願無行,願也永遠不會實現。
一般人想成就任何事情,都會訂定目標,許下願景。若無弘願,就不能達到所要完成的事情。世間事業尚且如此,更何況是度化眾生的大事?省庵大師云:「入道要門,發心為首;修行急務,立願居先。願立則眾生可度,心發則佛道堪成。」菩薩道行者能不能度化剛強眾生,關鍵不在眾生有多剛強,而在於是否立下堅定的弘願。諸佛菩薩之所以能夠度化眾生,圓滿佛道,在於弘願堅固,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接引眾生至極樂淨土;藥師佛的十二大願,誓解眾生病苦,心得安穩,進而修行成道。
修行的目的在於成就無上正等正覺;而欲成無上正等正覺,就要發菩提心。故經云:「修行不發菩提心,猶如耕田不下種。」雖然我們尚未具足諸佛菩薩圓滿之功德力,但身為如來子,須肩負起續佛慧命,普濟眾生的責任與義務。所謂「自未得度,先度人者,菩薩發心。」菩薩道行者,自己雖尚未成就佛果,但為了度化眾生,願代眾生受無量苦,忍受一切辛苦與考驗,這是菩薩發菩提心的精神展現,故知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,諸佛如來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覺。若世間多一個人發菩提心,就多一粒成佛的種子。
無量劫以前,一切度佛於世間弘揚佛法。一日,佛陀和弟子們出外托缽。有三位正在路邊嬉戲的孩童看到佛陀及眾比丘莊嚴的相貌與威儀,心生歡喜,便各自取下身上及帽子上裝飾的白珠來供養佛陀。其中一位孩童問兩旁同伴說:「以此供養功德,你們各有何願?」一位說:「我願未來能如佛陀右邊具大智慧之比丘。」另一位孩童說:「我願未來能如佛陀左邊具神足通之比丘。」問話的孩童則說:「我願未來能夠如佛陀,光明無輩、常有眾隨。」當時,有八千位天子共同讚歎三位孩童的發心,並說:「果能如此,天下天下皆得其恩。」
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:「發願圓成佛果的孩童是我的前身;發願具足智慧的孩童是你的前身;發願具足神通者則是目犍連的前身。」佛陀又說:「你們當初因畏懼生死流轉,只想速証涅槃,所以今日只成就聲聞的果位;而我因發無上菩提之心,故於今日得成佛果。」由此可知,同樣一件事,由於發心不同,所得的功德、智慧、果報也就不同。
既發菩提願心,欲廣度眾生,就需具備教化眾生的資糧。眾生雖然佛性相同,但品性不同,若欲解脫眾生煩惱,利樂有情,廣學多聞是必要的條件。如《八大人覺經》說:「菩薩常念;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,成就辯才,教化一切,悉以大樂。」菩薩為度眾生,須向五明處學,即內明、醫方明、聲明、因明、工巧明等菩薩法門。這些都是為了契悟菩提涅槃、廣度有情,而廣學世、出世間的種種善巧,以般若智慧轉除煩惱,並以方便智慧廣學多聞與無礙辯才,教化一切有情眾生。
導師經常教導弟子,要多發心、多學習,並落實福德、教理、禪定的行門。教理是修行的基礎;禪定是契悟自性的方便,福德是修行的資糧。以此三方面來涵養我們的修德,非但是成就自己道業的方向,亦是日後度化眾生的資糧。
行菩薩道,為無量眾生,發菩提心,立堅固願。如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,一生為了求道、度生,受盡九磨十難。老和尚對佛法堅毅不動搖的信念及行儀,是吾等學習的最佳典範!況今我等,又得出家,又遇道場,又聞佛法,又值善友,不發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之心,更待何日?
無論佛道如何長遠,勿生懈怠而退屈;無論菩提路怎樣難行,勿畏艱難而膽怯。唯有人人皆發菩提心,佛法才得以久住,眾生才得以救度。這一切均不離當下這念真誠的發心、對佛法的信心以及平等、無私的慈悲心和清淨的菩提心。依著這些信念努力實踐,將來必能圓滿清淨莊嚴的菩提佛果,以無量的福慧供養無量眾生,令眾生皆得自證真實圓滿的心性,獲得究竟清淨的解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