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竹密豈妨流水過,山高那阻野雲飛。」古德以此偈,藉外境之相彰顯心性之理。以竹、山譬喻心體是常住、不動、不變的;用流水、野雲形容世間的五欲六塵是生滅來去、變化不定的,說明雖身處濁世而心不染塵,「猶如蓮花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」無論外境如何變化,心境始終一如,了了常知,此心境即是《金剛經》所說的「無住生心」,亦是禪宗所謂的「實相」,也就是眾生本具的清淨心。
無住並非什麼都不要,只是不執著,不住在任何境界上,因為心有所住就是生滅、遷流、生死。想不執著,就需明白諸法皆是因緣和合所生之幻相,所謂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,因緣別離虛妄名滅。」世間一切「若白駒之過隙,忽然而已」,無一恆常,所以不必徒費心力去追求短暫虛妄的財色名利,只是隨緣盡分的做人做事。心能不住在善惡、明暗、得失、順逆一切相對境界時,此無住心就是佛心,悟到此理就找到了生命的泉源。
這念心雖然不住,亦非槁木死灰,還要生其心,從心體起用。在世間必須面對處理各種事務,起心動念難以避免,要動就動善念,絕不起惡念。修一切善、斷一切惡;無善不修、無惡不斷。做了善事,修了善法,心要不執著,還要歸於無念、無住之心體。這念心起作用,日用一切現成,如禪宗祖師所說:「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」即是「無住生心」之理。
了解「無住生心」之理,在日常生活、職場、待人接物上該如何善用此心呢?
首先要「去我見」。大珠慧海禪師云:「忍辱第一道,先須除人我。」有我就有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四相生,則愛憎、取捨、分別不斷,因此見不到「諸法實相」。《論語》中也提到「子絕四: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」對任何事不要妄自揣測,不先入為主的肯定或否定,不固執己見,不自以為是。此四見均由「我」衍生而來,「我」是一切煩惱的根本,所以要除我,拋卻個人成見,就得用無住心、平等心、不分別心來看待一切人、事、物。
無住的清淨心雖然人人本具,但這念心因長久執迷而成習,現在要回復本有的清淨,須要時時返照自心、反省檢討、慚愧懺悔,古德云:「不自反者,看不出一身病痛。」惠能大師也說:「常自見己過,與道即相當。」懂得認錯改過就是修道的開始,唯有反省、知錯、懺悔、改過,心水才會日益澄明,本具的無住智慧心才得以顯發。孔子曾說:「人莫鑑於流水,而鑑於止水,唯止能止眾止。」意思是說人不會以流動的水當鏡子來反照,唯有靜止的水才能像鏡子,令他物靜止,如此才得以反照。以止水喻心如鏡,當心靜如止水時,才能看清萬事萬物的本質。唯有透過反省改過,去掉心中的垢染,這念心方可回復本有的靜止、澄明。
除了自省自覺外,待人接物要「長於包荒,厚於隱惡,謙以交友,勤以濟眾。」對於他人的習氣、短處有涵容的雅量;守口養德要隱惡揚善,莫揭人私;與人相交,誠懇謙和,對於助益他人的善行能積極熱忱。就如 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所說的四箴行:「對上以敬、對下以慈、對人以和、對事以真。」對於父母、師長、上司能順承、恭敬;對屬下、晚輩要慈悲、包容;與同事、平輩相處懂得和合、謙卑,不特立獨行、標新立異;做事認真負責、直下承擔、不敷衍了事。能將這些道理落實於生活就是真正的菩薩行。
最後,觀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所謂「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」,了達諸法皆仗因托緣所生,無一法能獨立自主,看清、看透一切人、事、物皆是夢、幻、泡、影,相假性空,元無自體,本是生滅無常、幻化不實,便會明白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面對種種境界方能得志不喜、失意不憂,隨緣不變、不變隨緣。
有源律師曾問大珠慧海禪師:「和尚修道還用功否?」師曰:「用功」問曰:「如何用功?」師曰:「饑來吃飯,睏來即眠。」確實如此,所謂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」修行不能離開日常生活,明悟本心的人,挑材運米、吃飯睡覺都是道,在生活中藉境練心,磨練心志;未悟的人更須藉由事上的磨練,反省檢討,修善斷惡,方得以彰顯本具的清淨心。
無住心就是人人本具的清淨心,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。不論外境如何千變萬化,這念心始終堅住正念,不為境界所惑。在日常生活中能落實運用「無住生心」之理,今生定能從佛法中得到真實受用,人生即能任運自在,處處光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