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住生心 自在人生

文/见穆法师


  “竹密岂妨流水过,山高那阻野云飞。”古德以此偈,藉外境之相彰显心性之理。以竹、山譬喻心体是常住、不动、不变的;用流水、野云形容世间的五欲六尘是生灭来去、变化不定的,说明虽身处浊世而心不染尘,“犹如莲花不着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”无论外境如何变化,心境始终一如,了了常知,此心境即是《金刚经》所说的“无住生心”,亦是禅宗所谓的“实相”,也就是众生本具的清净心。

  无住并非什么都不要,只是不执着,不住在任何境界上,因为心有所住就是生灭、迁流、生死。想不执着,就需明白诸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之幻相,所谓“因缘和合虚妄有生,因缘别离虚妄名灭。”世间一切“若白驹之过隙,忽然而已”,无一恒常,所以不必徒费心力去追求短暂虚妄的财色名利,只是随缘尽分的做人做事。心能不住在善恶、明暗、得失、顺逆一切相对境界时,此无住心就是佛心,悟到此理就找到了生命的泉源。

  这念心虽然不住,亦非槁木死灰,还要生其心,从心体起用。在世间必须面对处理各种事务,起心动念难以避免,要动就动善念,绝不起恶念。修一切善、断一切恶;无善不修、无恶不断。做了善事,修了善法,心要不执着,还要归于无念、无住之心体。这念心起作用,日用一切现成,如禅宗祖师所说:“静则一念不生,动则万善圆彰”即是“无住生心”之理。

  了解“无住生心”之理,在日常生活、职场、待人接物上该如何善用此心呢?

  首先要“去我见”。大珠慧海禅师云:“忍辱第一道,先须除人我。”有我就有“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”,四相生,则爱憎、取舍、分别不断,因此见不到“诸法实相”。《论语》中也提到“子绝四: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”对任何事不要妄自揣测,不先入为主的肯定或否定,不固执己见,不自以为是。此四见均由“我”衍生而来,“我”是一切烦恼的根本,所以要除我,抛却个人成见,就得用无住心、平等心、不分别心来看待一切人、事、物。

  无住的清净心虽然人人本具,但这念心因长久执迷而成习,现在要回复本有的清净,须要时时返照自心、反省检讨、惭愧忏悔,古德云:“不自反者,看不出一身病痛。”惠能大师也说:“常自见己过,与道即相当。”懂得认错改过就是修道的开始,唯有反省、知错、忏悔、改过,心水才会日益澄明,本具的无住智慧心才得以显发。孔子曾说:“人莫鉴于流水,而鉴于止水,唯止能止众止。”意思是说人不会以流动的水当镜子来反照,唯有静止的水才能像镜子,令他物静止,如此才得以反照。以止水喻心如镜,当心静如止水时,才能看清万事万物的本质。唯有透过反省改过,去掉心中的垢染,这念心方可回复本有的静止、澄明。

  除了自省自觉外,待人接物要“长于包荒,厚于隐恶,谦以交友,勤以济众。”对于他人的习气、短处有涵容的雅量;守口养德要隐恶扬善,莫揭人私;与人相交,诚恳谦和,对于助益他人的善行能积极热忱。就如  导师 觉大和尚所说的四箴行:“对上以敬、对下以慈、对人以和、对事以真。”对于父母、师长、上司能顺承、恭敬;对属下、晚辈要慈悲、包容;与同事、平辈相处懂得和合、谦卑,不特立独行、标新立异;做事认真负责、直下承担、不敷衍了事。能将这些道理落实于生活就是真正的菩萨行。

  最后,观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”,所谓“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”,了达诸法皆仗因托缘所生,无一法能独立自主,看清、看透一切人、事、物皆是梦、幻、泡、影,相假性空,元无自体,本是生灭无常、幻化不实,便会明白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面对种种境界方能得志不喜、失意不忧,随缘不变、不变随缘。

  有源律师曾问大珠慧海禅师:“和尚修道还用功否?”师曰:“用功”问曰:“如何用功?”师曰:“饥来吃饭,困来即眠。”确实如此,所谓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”修行不能离开日常生活,明悟本心的人,挑材运米、吃饭睡觉都是道,在生活中藉境练心,磨练心志;未悟的人更须藉由事上的磨练,反省检讨,修善断恶,方得以彰显本具的清净心。

  无住心就是人人本具的清净心,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。不论外境如何千变万化,这念心始终坚住正念,不为境界所惑。在日常生活中能落实运用“无住生心”之理,今生定能从佛法中得到真实受用,人生即能任运自在,处处光明。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