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時代,經常對於種種規範與制度感到不解,如:早上幾點要到學校、上課不能講話、襪子要穿什麼顏色、頭髮要多短……,各種看似八股的規定,不時出現在生活中。直到上了大學以後,才漸漸了解,原來所有的制度與規範,都不是為了個人,而是以團體的角度出發,建立起大眾的共識與和合。
在上古三皇五帝時代,天下為公,社會安詳和合,人人有著崇高的道德標準,對當時的人來說,仁、義是做人的基本。到了夏商周三代,天下為家,執政者開始有了私心,人民也不再和睦,整個國家社會,上至諸侯下至平民,漸漸以「我」為中心,這時孔子提倡以禮樂治國,希望能藉由禮樂制度的規範,匡正社會人心。而到了春秋戰國時代,諸侯並起,國家社會動盪不安,因而產生了法家之制。
今日的社會又不比過往,雖然物質豐厚、科技發達,但人心不古,黑心食品、貪官污吏、詐騙集團……愧對良心之事層出不窮,犯罪手法推陳出新,導致法律的條文內容也跟著改變;由此可見,所有禮儀規範、法律制度,目的無非是為了防非止惡,使社會更加和諧安定。
佛法重視戒律,「戒」又名別解脫,意為持守一條戒,就能個別解脫一個煩惱。眾生煩惱多,這些煩惱不是別人造成的,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智慧與定力,而起惑、造業、受苦。佛陀為了讓眾生遠離苦患,慈悲制定各種戒法,防止眾生造惡後自受苦報,正如同父母為了保護孩子遠離危險,便以種種規定來限制小孩的某些行為,其目的與佛陀的制戒本懷是相同的,希望一切眾生皆能離苦得樂。
戒法讓我們了解是非善惡,知道什麼事該做、什麼事不該做,有了明確的準則,做起事來便能心安理得。孟子曰:「人有不為也,而後可以有為。」知道軌則與規範,方能循規蹈矩,於行住坐臥中,身得自由,心有依處。
佛法以五戒——「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」為根本。殺、盜、淫、妄四者為性罪,意即本質屬於惡法,不因時代的變遷,或國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。酒戒則屬於遮罪,飲酒能令人心昏昧顛倒,障蔽智慧,以致造作前四種惡法,故須極力戒除。若五戒得以持守清淨,則不必擔心違犯法律、傷害他人,更進一步更得以保住人身,免受三塗惡道之苦。
持戒不僅能自利,亦是利他的行門。不殺生,能長養慈悲心,與眾生結善緣,令其免於處在驚慌恐怖之中。不偷盜及不妄語,己所不欲勿施於人,克制貪心及欺誑心,贏得眾人的信任。不邪淫,克制淫欲心,能培養正確的倫理觀念,使家庭和合,令孩子有健全的道德觀。不飲酒,能使頭腦保持清醒,增加作主能力,保護自己不妄作種種惡業,也保護他人免遭魚池之殃。
《楞嚴經》云:「攝心為戒。」事相上圓滿持守五戒,進一步時時刻刻都攝六根,這念心能自主、能自覺,不妄想、不攀緣,常攝念在心,即是真正的持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