忏悔功德殊胜行

文/见璇法师


  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中,佛陀向大众开示:“若人有过,自解知非,改恶行善,罪自消灭。如病得汗,渐有痊损耳。”人生在世,勇于面对过失,愿意承认自己“错了”,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。

  在名声是第二生命的前提下,假使犯了过失,大部分的人的反应多半是退缩、隐藏,接着为自己找藉口,合理化自己的过失,以求安心。除此之外,还会归咎于他人,为自己开脱:“因为……(种种原因),所以我不得已做了这件事……”,真正能返观自照,在当下因缘起觉察之心、承认错误的,真是少之又少,更不用说忏悔过失、去邪归正了。因此,佛陀特别为众生开示惭愧、忏悔的修行法门,藉以灭除罪恶,使业报转重令轻,并从真心忏悔中,获得人生真正的安乐。

改往修来日日新

  不论世间或出世间、不论小乘或大乘,佛陀所开示的忏悔之法,都是极为重要的实践行门。修行的目的,无非在明识因果、在止恶行善、在化除一切烦恼执着,藉由修行解脱生死轮回,究竟离苦得乐。然而,欲趣向此一殊胜的果德,在行履过程中,要以惭愧、忏悔之法,使自己不偏离方向与目标,如此才能始终如一地走在直趋安乐的路上,最终到达究竟宝所。

  “忏悔”,是忏除一切恶业。“忏”者,忏其前愆;“悔”者,悔其后过。对于过去的一切恶业,包括身口造作、非善心念,都要一一认错,即便是隐微的小过,也要诚恳地发心忏悔;同时,针对这些恶业,不论动静内外、身语意等,都要觉悟、发愿,立定悔改的决心,誓不更造,如此才是真正的忏悔。

  “忏悔”,是改往修来。古德说:“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,从今种种譬如今日生。”改去往昔所造之诸恶业,修持未来之安乐果,至心恳切,才能真正地与善法相应,见自心正道。

  既然忏悔能够让我们改过向善,为了要能够一步一脚印地踏实用功,具体践履,于日用中更要时时刻刻检讨、反省,觉察、觉照,令自己的心清明在躬、正念作主。

  因此,反省检讨、改过知非、止恶行善,能够洗净心中的染污,回复自心清净。若果能成就此一功德,无论是圆满世间事业、或是出世间菩提道果,都指日可期!

  《十住毗婆沙论》中提到:“于诸福德中,忏悔福德最大,除业障罪故。……复次忏悔,如如意珠,随愿皆得。”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亦言:“忏悔能烧烦恼薪”、“忏悔能延金刚寿,忏悔能入常乐宫”、“忏悔能开菩提华”、“忏悔能至于宝所”,由此可见,忏悔的功德无量无边,至诚所感,相应之功德光明,不可思议。

菩提果华因地栽

  明朝袁了凡先生即是忏悔得力的例子。袁了凡年轻时,曾遇一算命老者为其推算一生荣禄与生死定数,原本相信宿命而放弃一切努力的他,遇云谷禅师开示,于是在佛前至心发露往昔所作众罪,并誓行万善,由于忏悔恳切,加上积极行善之故,后来终究仕途荣显、晚年得子,摆脱命运的拘限,开启光明的人生。

  行世间业、乃至出世解脱,一刻也离不开觉察、觉照及检讨、反省,凡此,皆必由忏悔而成就。忏悔,即得清净自在、即生安乐之国。在日常生活中,忏悔的首要,则是老实发露,承认错误,勇于面对自己的不圆满。能够知道“错了”,才能止恶,也才有悔改的心力,如此不再造恶,当下即能行善。

  因此,二六时中,我们应时时刻刻以慈心来观照自己的身、口、意三业,积极地在起心动念处行持,检讨反省的方向如:觉性未能现前时、正念提不起来时;乃至于妄想连连,对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诸尘境,起贪、瞋、痴、慢、邪见时;或不能观因缘法之生灭无常,而执意耽着不能放舍时……凡此等时,都要志心发露忏悔,在心念上提升,让心地充满智慧、善种,由是脚跟着地实践,不论何人都可以成就无限光明和自在安乐的殊胜功德!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