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的「菴摩羅果」

文/見軾法師


  印度有一種果子,長得像李子一般大小,外皮是漂亮的翠綠色,這就是在佛教經典中常出現的「菴摩羅果」。初嚐果子的苦澀,可非一般滋味,令人難以下嚥。然而奇妙的事隨之發生,原本苦澀的味道,逐漸轉成淡淡的甘甜,真是名符其實的「苦盡甘來」。原來,這就是菴庵摩羅果最奇特的地方。

  生活的際遇好比一場味覺的饗宴,酸甜苦辣、五味雜陳,甜蜜的順境來時,大家都歡喜,沒有人會去抗拒;反之,如果來的是一帖苦口良藥,就算明知有治病的功效,也沒有人會如同吃糖果般地欣然接受。吃藥的時候,連大人都會皺一下眉頭,更何況小孩!面對逆境的障礙時,多數人都會像小朋友一般,不記得苦口良藥對身體的好處。

  吃苦,未必是壞事,至少能夠讓我們從中學習經驗、記取教訓。《孟子》云: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。」適當的逆境,能夠激發向上提升的潛能。從佛法的觀點來看,凡夫往往藉著對苦的觀察,而覺察到世間的真實相貌──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及不淨,這就是佛法所說「四聖諦」的道理。因為感到苦受,才希望離苦得樂;過程中發現苦的源頭,來自自己的無明煩惱及業障;進而尋求解決之道,如實修行,最後得到解脫。歷代高僧大德,以苦為師,得道證果的公案不勝枚舉。

  佛陀時代,有一位即將臨盆的年輕婦人,在丈夫的陪伴下,準備回娘家待產。沒想到在半途中,丈夫遭毒蛇咬死,而在野外剛出生的嬰孩及大兒子,在同一時間雙雙死於非命。連續的噩運並沒有遠離她,婦人繼續前行,遇到親友,得知雙親已葬身火窟。在失去所有的親人後,婦人無奈地又經歷了幾段婚姻,也遭遇到慘絕人寰的悲劇──第二任丈夫在衝突中親手殺了兒子,逼她吃下親身骨肉;隨著第三、四任丈夫相繼死亡,她也被當成陪葬品,慘遭兩次活埋……故事中的婦人,嘗盡人生的愛別離、怨憎會、生死大苦等一切磨難,但也正因為這些苦難的指引,使得她最終得遇佛陀,在聽聞佛法的當下,對世間產生大厭離,最後得到解脫,證阿羅漢果。

  上述微妙比丘尼的故事,相信大眾都耳熟能詳。以常情而論,她的經歷或許極端,卻是「知苦進道」公案中最發人省思的典範。沒有人喜歡苦難,但沒有人可以避免,這時,就應該停下腳步想一想,如何勇敢面對並透視苦難背後所隱藏的真理,改變顛倒的妄執,就能提升、就得自在;就如同咬下菴摩羅果,在苦澀之後,即是甘美的回報。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