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的“庵摩罗果”

文/见轼法师


  印度有一种果子,长得像李子一般大小,外皮是漂亮的翠绿色,这就是在佛教经典中常出现的“庵摩罗果”。初尝果子的苦涩,可非一般滋味,令人难以下咽。然而奇妙的事随之发生,原本苦涩的味道,逐渐转成淡淡的甘甜,真是名符其实的“苦尽甘来”。原来,这就是庵庵摩罗果最奇特的地方。

  生活的际遇好比一场味觉的飨宴,酸甜苦辣、五味杂陈,甜蜜的顺境来时,大家都欢喜,没有人会去抗拒;反之,如果来的是一帖苦口良药,就算明知有治病的功效,也没有人会如同吃糖果般地欣然接受。吃药的时候,连大人都会皱一下眉头,更何况小孩!面对逆境的障碍时,多数人都会像小朋友一般,不记得苦口良药对身体的好处。

  吃苦,未必是坏事,至少能够让我们从中学习经验、记取教训。《孟子》云: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”适当的逆境,能够激发向上提升的潜能。从佛法的观点来看,凡夫往往藉着对苦的观察,而觉察到世间的真实相貌──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及不净,这就是佛法所说“四圣谛”的道理。因为感到苦受,才希望离苦得乐;过程中发现苦的源头,来自自己的无明烦恼及业障;进而寻求解决之道,如实修行,最后得到解脱。历代高僧大德,以苦为师,得道证果的公案不胜枚举。

  佛陀时代,有一位即将临盆的年轻妇人,在丈夫的陪伴下,准备回娘家待产。没想到在半途中,丈夫遭毒蛇咬死,而在野外刚出生的婴孩及大儿子,在同一时间双双死于非命。连续的噩运并没有远离她,妇人继续前行,遇到亲友,得知双亲已葬身火窟。在失去所有的亲人后,妇人无奈地又经历了几段婚姻,也遭遇到惨绝人寰的悲剧──第二任丈夫在冲突中亲手杀了儿子,逼她吃下亲身骨肉;随着第三、四任丈夫相继死亡,她也被当成陪葬品,惨遭两次活埋……故事中的妇人,尝尽人生的爱别离、怨憎会、生死大苦等一切磨难,但也正因为这些苦难的指引,使得她最终得遇佛陀,在听闻佛法的当下,对世间产生大厌离,最后得到解脱,证阿罗汉果。

  上述微妙比丘尼的故事,相信大众都耳熟能详。以常情而论,她的经历或许极端,却是“知苦进道”公案中最发人省思的典范。没有人喜欢苦难,但没有人可以避免,这时,就应该停下脚步想一想,如何勇敢面对并透视苦难背后所隐藏的真理,改变颠倒的妄执,就能提升、就得自在;就如同咬下庵摩罗果,在苦涩之后,即是甘美的回报。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