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財之道

文/見亦法師


  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云:「財色於人,人之不捨,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之美,小兒舐之,則有割舌之患。」當今社會有許多強盜、綁票、緋聞等事件,大部分都是為了財、色,而招致身敗名裂的下場。古人亦云:「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。」對於財色過度的貪愛,如墜萬丈深淵,無法自拔。所以更應理智看待,如何善用「它」,而不被「它」所縛,是現代人應正視的一門功課。

  「財」在科學昌明的現代,有人埋怨它是罪惡的淵藪,其實,人心「貪得無饜」,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。子曰:「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貧與賤,是人之所惡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孔子教導弟子,君子不會因為一生的貧富貴賤,而違背了仁義道德。古云:「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」佛法也提到,就生產事業而言,取得財富的方法,第一要不違背政府法令的「正業」。第二則是不違背佛所說的道德及因果的行業。能依著這兩個原則從事商業行業,本分內應得的,可以取用;本分以外的,一毫也不取。如此,不但沒有過失,而且還有功德。

  如何善用財富呢?財富的累積,本身並不是一種罪惡,而是如何運用。假使以累積的財富用來布施行善,就是無量的功德。佛陀曾經對在家弟子開示理財的四個原則:在家弟子應該將收入的四分之一作為日常所需之用;第二個四分之一發展事業;第三個四分之一作為臨時急用;第四個四分之一,行善、布施、供養、救濟。假使人人都能本著四分法來理財,社會必定安定、祥和。

  《阿含經》裡有一段故事:有一位國王出宮巡視人民的生活,到了城中,放眼望去多是富麗堂皇的樓房和熱鬧的市集,國王心想:「我的國家真的很富有,百姓生活得很好,物資又豐富。」為了進一步了解,於是找了一位全國最富有的長者,詢問長者擁有多少財產?長者回答道:「內外財產總共四千億。」國王又問:「我的國家財產也只有四千億,為什麼您能擁有四千億呢?內外又是什麼呢?」長者回答:「我外在的財產有一千億。我能擁有這些財產首先要感恩您,因為在您的國土上,我能自由地從事貿易;還要感恩人民,因為他們提供我有形的財產;我也要感恩我的眷屬、奴僕,因為他們為我努力付出。所以,我有形的財產是來自貿易、人民、國家,合起來有一千億。」

  長者又說:「另外的三千億是內在的、無形的。因為佛陀的莊嚴、慈悲與智慧,豐富了我的心。我『以佛心為己心』,慈民愛物、無我無私,價值一千億;此外,『口中有法』,常說柔和、善順的好話,又有一千億的價值;還有,我天天『身行好事』,布施、行善,自耕福田,才能自得福緣,也值一千億。所以,我的人生內外財產共有四千億。」

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只要「心中有佛」、「口中有法」、「身行好事」,就是我們內在的豐富財產,而且是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。

  古德云:「貧賤憂戚,是我分內事,當動心忍性、靜以俟之,更行一切善,以斡轉之;富貴福澤,是我分外事,當持盈保泰,慎以守之,更造一切福,以凝承之。」有的人一生錢財不虞匱乏,這是一種福報。另一種人一生窮困潦倒,欲改變命運,則應廣行布施、慈悲一切眾生。沒有外財(錢財),則可布施內財(體力、時間),乃至於行種種善法,不但現世增福,亦為來世種下富貴安康的善因。進一步,修一切善而不執一切善,這一念心始終安住於無求的清淨心,更是功德再增功德,福報再增福報。如此,才是真正的「理財」之道。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