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的智慧

文/見墉法師


  《金剛經》云:「爾時,世尊食時,著衣持缽,入舍衛大城乞食,於其城中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。飯食訖,收衣缽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」

  初初讀到《金剛經》這段序文,敘述一段生活上的翦影,卻是最平常的事。原來,佛也有食、衣、住、行的需要,與一般人一樣。很多人會感受到,經文表達出世尊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實,既安詳、自然又合宜。

  這段經文會讓人反思的是──「道本平常」。我們在做這些事的時候,是不是也能和這段經文一般,不加上任何的造作,不夾雜任何莫須有的情緒?同時,也讓我們進一步思惟「老實修行」的重要。

  「次第乞已」,是指出家人托缽化緣時沿門乞食,並且不過七家,雖只是事相上的規矩,但講的道理是「心行平等」。

  「次第乞已」的緣起,要從世尊的兩位大弟子——迦葉尊者與須菩提尊者說起。他們各有度化的對象:迦葉尊者一向乞貧不乞富,而須菩提尊者則乞富不乞貧。二位的作法都是根據三世因果的道理,今世或富或貧,在於前世是否曾行布施;今世布施與否,也會決定來世的貧富。迦葉尊者欲令貧窮人有行布施、種善根、得福報的機會;須菩提尊者則看到富人也需要同樣的機會,才得以繼續累積福報。當時,大眾認為兩位都有道理,因此去請教世尊,世尊答覆:「他們雖都是發心利益眾生,但應當平等度化眾生,須菩提只度化富人,迦葉只度化貧人,都是心不平等。」從此以後,佛就定下比丘們進城托缽應不分貧富的規矩。

  世尊對這兩位尊者的教誨,講到「心行」的細微處。發菩提心度眾生都是對的,但仍要注意到「心行平等」。這個公案及「次第乞已」這四個字,提醒我們反思如何依止「心行平等」的道理,覺察、覺照起心動念有無染著,乃至於日常生活中有無染著。

  許多佛經的序文,說明佛陀頭放百寶光明,以大光明顯現三千大千世界。與會眾人因而發起殊勝心、慈悲心,或了解「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」的道理,或契悟三昧、契悟菩提。在《金剛經》的這段序文中,佛也是在放光,這光是在「著衣持缽」中、在「次第乞食」中、在「還至本處」中、在「飯食、收衣缽、洗足、敷座而坐」之中。如經云「淨極光通達」,佛的一舉手、一投足,都和頂放光明一樣,都是這念心圓滿的顯現。梵文中的「如來」與「如去」,都是同一個字,本無分別。如如不動的這念心,「寂照含虛空」,如虛空一般,心念動時又何能有住?都是「無所從來、無所從去」。「隨立隨破」,這就是《金剛經》的智慧。

  修行是老老實實地做日常中該做的事,若隨時隨地都能心行平等,沒有造作、沒有執取、沒有貪戀,不起分別,無有染著,直截了當,不拐彎抹角,行住坐臥都是「乘如實道來,乘如實道去」,如此便可大作夢中佛事,不會被妄念、煩惱所牽絆。若能如此,當下就是道,當下即是如來的境界。

  當我們能在專注中得到一種平靜的樂趣,或能不費吹灰之力便順利完成一件工作,或心無旁騖地用完一餐飯時,就能稍稍體會「如來境界」。這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境界,是如實的生命開展、是不離行住坐臥的大自在。這是可以實踐的,在《金剛經》中,佛已如是作證。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