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常心

文/见穗法师


  马祖道一禅师曾开示:“平常心是道。何谓平常心?无造作、无是非、无取舍、无断常、无凡无圣。经云:非凡夫行,非圣贤行,是菩萨行。只如今行住坐卧,应机接物,尽是道。”由此可知,平常心是人人本有的光明、清净、慈悲、智慧的心。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当中,处处可见平常心的作用。

  昔日有一行者向大珠慧海禅师请示如何用功,慧海禅师回答:“饥来吃饭、困来即眠。”行者又问:“世间人皆如此,也是和禅师一样用功吗?”禅师言:“不一样。”再问:“为什么不一样?”禅师答道:“世间人吃饭时不肯吃饭,百种须索;睡觉时不肯睡觉,千般计较,所以不一样。”

  世人的百种须索、千般计较的是什么?不外乎名声、财富、饮食、健康……。以钱财的追求为例,有了一万的财富,就会想要十万,有了十万就想要百万,有了百万就想要千万……就这样每天从早到晚,不停地追求,始终没完没了。又如食物的享受,有些人为了享受,一餐就花费了数万元。住的方面,除了讲求豪华气派,更是从台湾到美国,加拿大、澳洲等地,一栋一栋地买。

  所谓“贪心是贫穷,知足乃富贵”,由于不知足,终其一生都会因为不满足而心生烦恼。佛法告诉我们,人心若贪,则感水灾;人心若瞋,则招火灾;人心若痴,则生风灾。如今的地球村,发生了许多灾难,即应验了佛法所说真实不虚。

  战国时代齐宣王在位期间,有一位隐士名叫颜斶。他的学问与道德俱佳,齐宣王欲聘请他出来担任齐国宰相,对他说:“倘若你肯出来当我的宰相,不但可享受荣华富贵,而且是一人之下、万人之上,出外有车可坐,又有酒肉可吃,一切都称心如意;不像现在,住的是破旧房子,身上穿的是破烂衣服,三餐一定也吃不饱。”颜斶回答:“启禀大王,我现在已经很富贵了,不但有酒肉可以吃,而且还有车子可以坐呢!”齐宣王很诧异地问:“怎么说呢?”颜斶笑着说:“启禀大王,我的人生观是: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,清静贞正以自虞。”

  什么是“无罪以当贵”?心当中没有种种计较与须索,即是真正的“贵”。一般人认为名气大就是贵,然而功成名就之后,生活过度纵欲,将人推入欲望的无底洞当中,并不是真正的贵,所谓“今日座上客,明日阶下囚”,古来今往有太多的例子,由此可知,这并不是真正的贵。

  以佛法的角度而言,“无罪”就是保持身、口、意三业清净,不犯过失──口无善言不说,身无善事不行,心无善念不起。一念清净,与道齐平,就是真正的富贵。儒家亦云:“罔念作狂,克念作圣。”起什么样的心念,就和什么样的法界相应。起一念贪心,就堕入饿鬼道;起一念瞋心,即堕入修罗道;起一念痴心,便堕入畜生道。佛法告诉我们要转念头,时时刻刻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以善念对治恶念,待恶念消殒,最后连善念也完全放下,归于无念。无念,就是平常心。

  在日常生活当中,平常心就是“人在哪里,心在哪里”──走路时走路,不会一边走路、一边心中起妄想纷扰,乃至于吃饭、睡觉、上课、工作也是一样。自始至终,不离平常心。在待人接物之中,更要做到“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”,随时检讨自己是否有过失,有过则勿惮改,而且经常去除无谓的须索、计较,使自己的心得到净化。清净的心现前,便具足定力与智慧。

  有了一颗平常心,有所得时,不会过于贪求;失去时,不会太过烦恼;得到荣耀,知道是善缘和合所成就,而不居功;受到毁谤,视为逆增上缘,亦可有所受用。以平常心待人处世,人生处处是春风。




   单元首页